4.2节(上)(1 / 1)

三小时后,长春城中央银行,国军第一兵团司令部。

「从清晨突袭了一个上午,什么收获也没有。」坐在会议桌前,长春守备军总指挥,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注1)一个深呼吸,似乎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不管是试探性突围或者是抢搜军粮,光近三个月内守军就执行了不下十余次,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打到长春三十公里外的地方,又让解放军给打了回来,出城的部队不但半点儿食物的鬼影子也没见着,还容易陷入敌军埋伏。在机动性完全被对手牵制的情况下,以一、两个师的部队出击已是无济于事,但……城中的粮草即将见底,再这么瞎耗,恐怕城里所有人都会被活活饿死。郑洞国忧心如焚,不过身为守军司令,他又不能明显表现得太悲观,仅能故作镇定勉为其难地向同桌的两名军长讨教讨教:「两位尽管说说看,眼下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

新七军军长李鸿(注2)神情很是激动,他相当不认同中央要求他们在补给中断的劣势下继续死守长春。「司令!这城外方圆几十公里皆被匪军严密封锁,我们要是再这么坐困愁城早晚会被堵死!当前应该趁弟兄们尚有余力之际,尽快放弃长春大举挥兵南下与沈阳部队会合才是上策!」

沈阳位在长春西南方,是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驻扎了两个兵团计三十万主力部队。

「省了吧!我们这一出城只会落到被人团团包围,分段歼灭的悲惨下场。仁兄如此聪明,难道还看不出来?解放军之所以不敢贸然进犯长春,就是见我军防御工事严谨,他们没有强攻的把握,但假使今天是我们自个儿全部走出去那又另当别论,林彪(注3)可是虎视眈眈欢迎的很吶!」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注4)挥挥手一笑置之,他也深明撤退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不过要怎么退可就是件大问题,敌人的布局远比我们所想象还来得周全太多。

见曾泽生反对得如此惬意,被激怒的李鸿当下很想直冲着他吼:「那你是多有办法?提出个方案来呀!你还不是跟我们一样被解放军困得一筹莫展!」

-------------------------------------------

新七军和第六十军因派系关系,素来不和。

新七军是一九四七年以新一军新编三十八师为基础扩编,算是中央军嫡系部队;第六十军则是一支老牌滇军部队。两军隔阂主因在于中央政府资源分配过于偏袒嫡系部队,且对滇军进入东北后的处置不当,将原属第六十军的三个师团分割使用(第182师配属新一军指挥;第184师配属新六军指挥;暂编第21师则由东北长官部直接指挥),导致曾泽生有好一阵子身边只剩下军直属分队。尤其1946年5月第184师被东北民主联军(东北解放军前身)围困遼_寧海城孤立无援,师长潘朔端无可奈何之下起义投共以后,更是加深了滇军与中央军嫡系之间的矛盾,一方怪中央见死不救,另一方则怀疑起滇军对于国民政府的忠诚。

由于这层恶劣关系,新七军和第六十军虽然共同驻防长春,但彼此不相往来,新七军负责西半部;第六十军负责东半部,两军阵营在中正大街的分界线上各自设有岗哨并显著地拉起警戒线,俨然随时可能和对方大打出手。

郑洞国上任后,为稳定第六十军军心,大力保荐曾泽生兼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一职。同时严厉告诫新七军的军、师将领们,无论如何都必须与第六十军保持友好关系,以希冀两军在危难时刻能够同舟共济。

----------------------------------------

李鸿好不容易才把一肚子怒气咽了回去,语气尽可能和缓地说:「前十多天东北大雨连绵,相信已经有许多河川水位暴涨,冲毁铁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现在气候刚转晴,匪军肯定会先将重点放在短期内抢通各路交通,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要走就得趁现在!」

「提议是不错,但这丢掉长春的责任谁来扛?我们之中有谁担当得起?」曾泽生还是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痛下决心把大军开赴沈阳,假使失败的话,无疑全军覆没,但若是成功的话,我们三人其中之一就得为违抗中央坚守长春的军令负起全责,两位怎么样都是嫡系,顶多降级处份,但我呢?难保中央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把我抓去枪毙,以重新整肃东北雲_南部队(滇军)。」他语调说得轻描淡写,好似老早就看开了似,对当下战事前景再也不抱任何一丝期待。

「你……」李鸿心想都甚么时候了,你这家伙考虑的竟然是自己会不会被抓去当替死鬼!?「那好啊!等到了沈阳我会跟上级说明,一切责任全部在我!绝不为难曾副司令!」

「你说了就能算数?那好,你现在就给总统发电报,说你李军长天纵英明,虽遭正、副司令强力反对,仍决心立刻带着长春所有部队转进沈阳以求战力确保,念兹在兹皆为国家,你李军长死不足惜,一切成败皆由你一肩扛起,与他人毫无任何一分干系。你敢不敢?」曾泽生不领情地哼了声。嫡系果然是嫡系,平时被保护得太好了,今天要是你我立场互换,看你还有没有胆量说出同样的蠢话!你们蒋校长可是无时无刻无不希望尽快摘掉我的脑袋,好让东北滇军部队完全服从中央的指挥。

「说啊!就一句话,你敢不敢向总统发这个电报?你发出去我就听你的!」曾泽生挑衅地说。

李鸿一时语塞,他明白曾泽生就是太清楚自己绝不可能逾越权限去向总统发这种无礼的电报,更何况那样的做法也未免太不把自己的老长官郑洞国放在眼里。只是,眼前他又不愿在如此重要的作战会议上向这名滇军头头轻易示弱,李鸿方才吞下的怒气,这会儿又全被一股脑儿地激了上来。

见李鸿就要发作,郑洞国赶紧开口打圆场。「李鸿,我知道你用心良苦,但曾泽生并没说错,长春我们确实丢不起,眼下要突围又要保住长春,只有靠沈阳派兵与我们配合才有可能,关于这点,我会持续给卫总司令(注5)发电报,期望早日争取到撤兵良机。今日会议就先到这儿,你们俩各自回去忙吧!」

郑洞国暂且下了个结论之后便慎重将两位军长打发回营。

见两人离去,坐在会议桌前椅子上的郑洞国,脖颈一个往后仰,右手手背抵着额头,深深缓缓叹了口气,他眼神涣散直盯着天花板,内心不住一阵百感交集。今天城内的高梁米已经涨到每斤2300万元(半年前一斤最多不超过百来元),要是再不快想想办法解决粮食补给问题,这长春城迟早会弹尽粮绝拱手让人,我到底该如何是好?

郑洞国何尝不寄望沈阳卫立煌发兵相救,但时局艰辛,国军东北优势不再,沈阳三十万主力一旦动作,后果难料,想来,卫立煌是很难痛下决心断然为长春冒这个大险。

------------------------------------

(注1):郑洞国(1903年1月13日-1991年1月27日),字桂庭,中国湖0南石_門_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和北伐战争。1934年,郑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抗战初,郑率部在台0儿0庄大捷中立功,升为第98军军长。1938年底,郑升为国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11军军长,后又任第21军军长、第八军军长。1943年调为驻印度的新一军军长。1945年8月,郑洞国回国,任陆军第三方面军副司令。1945年9月9日,郑洞国参加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1946年1月,郑洞国应杜聿明的邀请到达东北,几个月后担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副长官,1947年8月改任东北行辕副主任。1948年1月,他任新成立的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3月,他兼任第一兵团司令和JL省政府副主席。1948年,郑率部在长春被共产党领导的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包围,长春围困战持续数月,最终国军弹尽援绝而降。

1952年年6月,郑洞国从上0海迁往北0京任水利部参事。后又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五至七届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

1991年1月27日凌晨3时30分,郑洞国因病在北0京去世。(节录自维基百科)

(注2):李鸿(1903年-1988年8月15日),原名李凤藻,字健飞,生于湖0N县曾任中华民国陆军38师师长,新七军军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获得盟军统帅小罗斯福的颁发的银星勋章,有「东方蒙哥马利」的美称。因为身为孙立人的下属,牵连进孙立人兵变案,遭军情单位诬陷为匪谍,在台湾郁郁以终。(节录自维基百科)

(注3):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湖0北黄冈人,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黄埔军校第四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1948年时正任职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节录自维基百科)

(注4):曾泽生(1902年-1973年),毕业于雲0南陆军讲武堂学习。1925年任黄埔军校区队长,次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31年2月,曾泽生于滇军三旅六团任营长。抗日战争中参加台0儿0庄会战,因战功卓著,升任师长。1945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的第六十军(龙云的滇系部队)军长。1948年长春起义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五十军军长。(节录自维基百科)

(注5):卫总司令:即当时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总司令部设在沈阳。

最新小说: 山慕如长风 致命邂逅 落入他的掌心 乡村逍遥小神医 上门狂婿秦言柳梦雪 我被哥哥送到了合欢宗 蘑菇屋:让你整活,没让你接白活 女配又苏又撩[快穿] 我真的不想出名啊 醒来成了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