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高山流水之为本书找错字。谢谢!
——————————————————————————————————
阿郎自然听出了话中的意思,他潇洒的甩甩头,却引来一阵咳嗽。好不容易停了下来,他这才说:如果是要合资的话,我愿意参与,不需要中影参与发行制作,全部由魅影负责。不过,利润分配方面嘛。我要八成。
双方好生争论了一番,最终决定,除去各方面的开支后。魅影独拿六成,广电局拿四成。当然,资金方面则是由双方各负责五成。
订下初步合约条款后,阿郎心里笑了,只要有强大的发行力,比如魅影,这片子赚钱是必然的。充其量看的是能赚多少,能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好处自然是大大的。又因为是广电局投资,其中各方面的关照又是不可避免的,省下很多麻烦。这辆快车,阿郎算是搭对了。
魅影大厦,一个会议室内……
这里边坐着很多人,都是魅影编剧创作组的编剧们。阿郎敲敲桌子,让有些混乱的场面静下来。他低沉的询问:怎么样,各位的资料查询得如何?
依我看,背景不如采用抗美援朝,这是最现成的战争题材了。
唐朝初期时的军队也是非常强,最后还击败了突厥,这个素材也值得考虑。
听了众多意见后,阿郎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继续问:老游,你看如何呢?
这下编剧组的人立刻安静下来了,老游可是魅影身价最高的编剧,由于魅影本身支付的剧本费用就是亚洲第一高的。老游自然就成了亚洲第一编剧,魅影编剧组的人几乎都经过他的制导,都得尊敬的叫这位年纪不到四十的游编一声师父。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老游的意见都是非常重要的。
老游本是笑看众人表达意见,听到阿郎问,他不慌不忙的说:照我看,这些素材都可以。关键是广电局的要求。
没错!阿郎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既然广电局找上门来,通过传媒来影响民众爱国热情和向心力,这绝非一朝一昔的事。日后恐怕还得拍摄更多的同类影片,这样的话,就得从长计议。朝鲜战争固然不错,不过,以如此巨大的投资以及强势宣传,恐怕会引起某些政治上的问题,而且对于票房肯定也会大有影响。更何况,目前国家远远还没到那个地步,相信应该用不着这个。
那么唐朝的呢?阿郎继续考虑着:唐朝确实是击败了突厥,还涉及日本人。不过,这第一次就拍这个,恐怕效果未必就好。成吉思汗或者可以拍拍,可惜到底无法突出炎黄正统的厉害。不如,不如就拍汉武帝,当年他的时代,曾经打得匈奴集体往西方迁移,导致全球局势大变。这样既不会涉及政治层面,也很适合当前的形式。
当下,阿郎拍板决定下来:老游,你们准备资料写剧本,素材就采用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的战争。那么多人一起努力,三个月时间够不够?我要最好的剧本。
老游露出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笑容:没问题。
接下来,阿郎又到各个部门跑了一圈,把预算以及幕后阵容等等前期准备全部都确定了下来。全部按照最完美来做,结果预算出来后吓了阿郎一大跳。初步预算结果居然高达一亿美金,。而且这个结果还是除去了场地以及邀请军队参与拍摄的酬劳后得来的,估计后期还得追加一亿的制作费和宣传费用。即便放在好莱坞也称得上是顶级大制作了。
不过,阿郎倒不以为意,要拍就拍最好。反正自己的东林公司有的是钱,一旦魅影出现财务危机,只需要东林注入资金就可以了。更可以借这个机会,把华语电影引到拍摄娱乐大片的环境中。
至于其他技术层面的东西,阿郎却不担心。好莱坞有的,魅影全部都有,好莱坞能用的,魅影也都能用,好莱坞能做到的,魅影可以做得更好。
他目前考虑的是演员阵容,对于这点,他稍稍对媒体放出一点风声后。媒体便疯狂的炒作起来,要知道,两亿美金,足够当时拍摄十部大制作电影了。除了魅影外,也没有华语市场也没几家电影公司敢于投资如此巨大的金额来拍摄一部影片。毕竟,风险太大了。除了阿郎之前的两部作品外,便惟有寥寥数部华语电影的全球票房达到近二十亿。
然后,阿郎在圈内放出风声,说要为该片找演员。立刻就调动了所有艺人的胃口,演戏的,唱歌的,拍广告的纷纷在打这个主意。能在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最大的制作中担任角色,无疑对艺人的知名度和身份是一种认同。更何况,阿郎的作品往往在全球都可以大卖特卖,甚至连作品中的配角也因此而在国际上颇有知名度。单凭这两点,就足够让所有艺人疯狂的追逐了。
为此,艺人们什么招都出尽了,要么打交情拍,要么打色情牌。搞得阿郎有几天烦不胜烦,最后忍不住让阿全放出话:谁敢再来烦他,就要他看好。这才停下了这股风潮。
阿郎看得很准,国家一天天富起来了,民众也富起来了。但是显然缺少有力的精神文化,最糟糕的是,国内观众只喜欢看好莱坞大制作。虽有十六亿人口,可是票房远远不及美国的一半。可见国内市场还大有发掘的余地。借此机会,让这部战争电影做个先行者,引发一轮发掘市场潜力的风潮。有了国内巨大的市场,阿郎就有足够的底气叫板好莱坞,建立自己梦想中的娱乐王朝了。
阿郎请来韦导作为幕后指挥,筹备一切。韦导对幕后调度的能力是圈内公认的强,有了他,阿郎可以省掉许多麻烦,专心的考虑影片的拍摄情况。最后拍摄进度表被韦导精确计算到小时的排出来,三个月的实际拍摄期。
实际上,阿郎受杜导影响太深,好莱坞拍摄一部大制作电影,往往需要花费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阿郎则秉承了香江电影界一向的习性,拍摄周期极短,三个月就已经足够一些动作快的导演拍出几部电影了。甚至杜导曾经以两周的时间,以及两百万的资金,就拍好了一部获得金像奖最佳导演的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一栋栋金碧辉煌的古典建筑出现在内地拍摄点,十个道具组,摄影组,音效师,灯光师,美术师,造型师,武术指导,副导演,片场经验丰富的,刚刚从学院毕业的以及刚由魅影训练班出来的新手等等,全部都整装待发。只需要阿郎一句开拍,就立刻可以进驻拍摄场地。一切合起来,简直就是一直大军。
至于演员阵容,这是不消说的。阿郎当然是第一主演,可他很明白古峰推荐自己主演的原因,因为自己的杀气。这不是普通演员就可以表演出来的,这是一种真正经历生死的类似战场的杀气。其他的配角,阿郎也选好了。刘青,黄秋,吴镇,这三个号称香江三英杰的演员,演技炉火纯青。
有了他们的表演,影片一定可以增加不少趣味。当然,阿郎也是有私心的,他一直都非常欣赏这三个演员,可惜他们从没真正合作过一部电影。阿郎极是希望看见这三人碰撞在一起,以彼此不相上下的演技,会不会激发惊天动地的火花。
三英杰自然有非常丰厚的酬劳,他们之前担任主演的酬劳也不过只是两三百万。阿郎这次每人给出高达八百万的一级明星片酬,相信足够让他们更加投入。至于香江另外两个红了二十多年的大明星,阿郎也没放过,邀请他们在片中客串了一下。另外一些阿郎欣赏的二线演员几乎有半数都加入了影片。可以说,这部电影一直上映,必定可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单只是片中那层出不穷的熟悉面孔就已经是极大的惊喜了,为了这部电影,许多演员都把原本的档期给推掉了。可以说,满世界都在期待着这部电影。
阿郎则一直把怎样确定拍摄思路作为重心来考虑。既然作为一部爱国电影,那么自然不能参合进别的东西。比如反思战争之类的思想,根本不适合。联想到影片的背景,阿郎很快就有了决定:拍一部纯粹的战争片,主旨在于拍出一种肆无忌惮的狂野,一种一往无回的王道霸气。以调动国人骨头里的激情和尚武精神为要点,从这里切入,把影片拍成一部最阳刚最激情最荡气回肠的战争电影。为此,阿郎决定放弃女性角色,在他的构想里,这部电影里几乎不可能出现女人。
想到这里,阿郎便是浑身热血沸腾,如果自己没有走上黑道之路,能有这样的机会拍摄如此庞大的电影吗?能有机会主演这样的电影吗?能够享受这种把一切操控于手中的快感吗?答案是不会,不可能。
但是,在脑海里逐步虚构着拍摄思路的阿郎却遭遇了一些困难。如此庞大的电影,参与者为数极众,对现场调度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更棘手的无疑是实际拍摄,怎样才能拍出新意,这样才能拍好?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让这部电影成为华人的图腾,成为一个经典。经过一个半月的逐步考虑,每个镜头,每个画面都在他的思绪里渐渐成形。
倒是心儿看见阿郎为了一部电影弄得茶不思饭不想的,着实心痛不已。这段日子以来,阿郎几乎完全放弃管理东林帮和东林公司,以及魅影的事。倒是心儿和阿林都在主动周旋处理这些,有趣的是,当阿郎把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告诉心儿时,心儿竟然昏倒了。心儿万万没想到,原来阿郎是亚洲第一大黑帮的幕后主脑,明里暗里的财富居然超过了几百亿美金。
两个月后,阿郎出发来到预定的拍摄地点。这里原本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但因为拍摄组的到来以及军方配合拍摄调来的一支军队,这个地方立刻成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聚集点,无数物质运达此处。阿郎猜想,如果走时不拆掉拍摄景点,恐怕这里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城市。
阿郎不敢怠慢,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了状态。好在阿郎为影片订下的档期是第二年暑假,还有近一年的充裕时间。
影片是以汉朝名将霍去病对匈奴的作战为主要故事,为此,阿郎请来了数以千计的匈奴的后代参与拍摄,嘿嘿,阿郎看到汉朝这段资料后,就如此称呼那帮外国人的。
霍去病被后人称为汉朝骑兵战三大天才之一,他和卫青,以及李广,三人成就了华夏大地数百上千年的安泰,将祸水引到西方。
霍去病既然号称骑兵战天才,而且匈奴也是来去如风的骑兵,那么片中所呈现的战争自然是以骑兵为主。这就需要非常广阔的场地,才能表现出这种一往无回的铁蹄席卷一切的霸气。阿郎在当年霍去病作战的地区选择了一个平原地带作为拍摄地点。
影片中有三到五个高潮阶段,除了近半个小时的文戏外,剩下的九十分钟全部都是战争场面。好在阿郎早有预备,群众演员们穿着道具组按照历史制作出的盔甲兵器,骑着从牧场买来的数千匹骏马。阿郎要求每个演员都全身心的投入,要像真正的战争一样作战交手。无数个摄影组则把一切拍摄下来。
边荒的萧凉,腾飞舞动的尘土,震动颤抖的大地,杀气满面的战士。阿郎满意的看着监视器里拍下来的画面,至少,战争应该有的东西都有了。一切务求最真实,这些天来,阿郎根本没有消停的时刻,整天给副导演指示。亲自在片场每一个场景里巡视,并亲自观测一切拍摄效果。
这是影片最重的高潮部分,故事很简单,就是霍去病大战匈奴的决定性一战。阿郎对特技组的要求是,务求制作出数以十万计的大军在平原交战的真实,一定要求逼真。对于美术师和摄影师,阿郎的要求则是,要拍出苍凉的暗黄,以及配合大军交战时的那种勇猛无匹。自然,其他的也就由得他们自己发挥了。
这场戏,阿郎也要亲自上阵,他很快熟悉了马性和技巧。他冷冷的目光和表情忽然流露出一丝笑意,身后的上千军人骑着骏马仿佛陷入了狂热的情绪中,这种战争这种胜利是军人一生都渴望参与的。阿郎完全忘记了这是在拍摄电影,自身就是霍去病,那个曾经用骑兵让擅长骑兵战的匈奴人丢盔弃甲的霍去病。他只记得要杀光这群侵害祖国的土匪,挥舞着兵器,嚎叫了一声,奔腾直向前冲。
黄秋等三人以及身后的战士们纷纷长声嚎叫配合,一种宣泄出全身郁气和霸气的气势陡然升起来。双方人马冲撞在一块,顿时人仰马翻。血浆不停的爆开,撒得战士们满头满脸都是,也更显出战争的狰狞和狂野。
最后一场戏,是霍去病与大战后的部众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欢呼胜利的场面。阿郎骑下的骏马身上染满鲜血,不住低沉的在地上刨着,打着响鼻,咆哮不已。阿郎全然把自己当做了霍去病,为自己能演这位伟大的名将而兴奋莫名。他缓缓举起兵器,怒吼着咆哮: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之。残余将士们怒吼着将这句话传扬在整个平原,留下荡气回肠的豪迈。
阿郎认为这样能够为影片留白,留下意尤未尽的快感。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另外拍了两个结局。拍完这最后一场戏,所有人的精神似乎一下子完全松弛下来,整个拍摄组的人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都病倒了。但是,却丝毫不影响杀青带来的快乐,是夜,有半数人都在狂欢中醉倒。
尽管以韦导的精确计算能力和调度能力,这次他也大大的失策了。演员们以及幕后制作人员似乎全部都陷入了某种狂热的情绪里,许多场预计需要反复拍摄的情节,竟然一次过。最主要的,还是战斗场面,除了刚开始时大家还不入戏多拍了一些,到了中后期,不管多大的战争场面。都是一次过,这简直就是奇迹。影片仅仅拍摄了两个月便正式结束了。
为了记录这部伟大的电影(阿郎自称的),阿郎请了一些人来拍摄记录片。但是,阿郎也没料到,这记录片竟然真的能够成为一部伟大电影的见证。真实的把所有拍摄人员的激情和艰辛全部都记录进去。
后期制作,阿郎操心的更多啦。但凡一个镜头处理得不好,一个片段剪接失误,影片就有可能出现好比当年《十面埋伏》一样的笑柄。他终日在后期制作室里流连忘返,这是他真正的心血之作,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