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郭小洲有意靠近曾瑞光,低声道:“曾市长,听说您哪儿有上好的西湖龙井,不知我有没有这个荣幸去品品。中<?[文〔[ (?〔 w〕w〕w〕.)8}1)z}w].}c>o}m]”
曾瑞光微微一愣,呵呵笑着说:“小洲市长也有喝茶的嗜好,没听说呀?”
郭小洲心里尴尬,他那懂得品茶呀,甚至连附庸风雅都算不上,纯属牛饮。特别是后来和小碗老板接触的几次,就没少被小碗老板嘲笑,浪费了她的好茶。
“主要是有些工作要向瑞光同志请教。”
“客气,一起到我办公室坐会?”曾瑞光见逃不掉,只得开口邀请。
“一起走。”郭小洲立即招来秘书胡君逸,低声交代几声,然后跟上曾瑞光。
曾瑞光的办公室距离郭小洲的办公室其实不到一百米,但这一百米却不是物理距离,而是无形的距离。道了一定高度的领导,谁去谁办公室,得有个讲究。
比如刘长裕,最近去郭小洲的办公室就比较频繁,这就透漏一个信号,他和郭小洲走得比较近。
郭小洲走进曾瑞光办公室的消息,很快在市政府传开。
田红兵听秘书说了这件事情,他不置可否点点头,没有说任何话。
贾石听到这个消息,他一颗烦躁的心更加烦躁了。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刚被逼上了“重工业产业链”的绞架,然后组长和副组长又抛开他私下进行“亲密”交流,对他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按他的打算,就算赶鸭子上架进了这个重工业领导小组,但他完全可以挂名不管事,有什么事情让郭小洲自己去操作。一旦郭小洲要出什么幺蛾子,他完全可以和曾瑞光这个副组长联手,架空郭小洲。
但是,没等他和曾瑞光有交流的机会,郭小洲却下了一手“先手棋”。
在这个重工业领导小组,核心成员只有三人,郭小洲和贾石,以及曾瑞光。至于小组成员的言权就等于无。
这个架构表明,核心小组三人中的任何两人联手,第三个人就要吃瘪。
贾石担心被两人给卖了,比如让他去承担钢重等大型国企的兼并重组工作,然后曾瑞光或者郭小洲选择去效益好的东丰汽车等企业。
见贾石烦躁不安的在办公室走来走去,他的秘书小心翼翼道:“要不我去打听打听……”
贾石抬起头,盯着他。
秘书小声说:“我和曾市长的秘书霍兵关系不错……”
贾石这才微微点点头。
…………
…………
曾瑞光和郭小洲对面而坐。
单看两人的年龄和外表,压根看不出郭小洲是曾瑞光的领导,看上去倒像是父与侄子辈。
曾瑞光今年五十五岁,距离六十退休的大限还有五年,属于没有什么大追求的阶段。单看外表,曾瑞光看起来像个老头子,他安排秘书泡好西湖龙井,但两人压根就没谈茶。
曾瑞光了解过郭小洲,包括他的习惯和喜好。他曾私下里评价郭小洲,说他不贪财,工作能力强,性格骄傲但有自己的底线,没有不良嗜好,唯一的弱点是女色。郭小洲从政以来,唯一反向的传闻都和女色有关。
加上赵卫国对曾瑞光多次谈论过郭小洲,曾瑞光应该说是武江市领导层中最了解郭小洲的人。郭小洲主动到他办公室拜访的意图他心里也多少有点谱。毕竟,他也是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对这个圈子里的争斗需要什么,什么才是关键点,自然有着其独到的眼力。
“卫国和我说过,你是他最看重的人。”曾瑞光开门见山提到赵卫国。
“谢谢赵书记的看重。他是个好领导,也是个好的合作者。可惜,我没能继续和他搭班子的荣幸。”郭小洲说客气话的同时,也切入主题,两个字,合作。
“卫国不错。云河现在的底子也打得好。”
“主要是国家的政策好,加上云河党政班子的和谐努力……”
两人闲聊一会,气氛便转轻松。
曾瑞光找了个切入点,语重心长说:“小洲市长,你既然瞧得起我这个老头子,我不妨说句实话。你选我市重工业产业整合的出点固然好,但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的确有困难度,但也有许多优势。”郭小洲微笑着说:“瑞光市长,武江市有产业转型的前提条件,有全国最好的重工业基础,有我的前辈武江市政府领导们含辛茹苦,十年如一日的推进着我国经济展中最重要的工作:重工业向精细化升级的成果。”
曾瑞光不解的轻“哦”一声,“我只说其中一点,钢,你想管也管不了。”
的确,钢属于国资委垂直管理的副部级大型央企,其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都为副省级,区区武江副市长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别说去管理,插手的资格都没有。
郭小洲笑着说:“对钢这样的大型央企,作为企业所在地政府,有引导合作共享的职能。如果是十几年前,钢自然不会理睬我们,但今时今日,钢求我们的地方多,它的腰杆子硬不起来,他们有索求,我们就有平等对话的基础。当然,对付钢,我们要多管齐下,上层力,中层推动,下层驱动。这样,我表个态,涉及到钢方面,我来对口联系。”
曾瑞光感觉郭小洲像是玩真的吗,不是喊口号,他半信半疑的点点头。
郭小洲继续说:“东北地区自改革开放之后,基本上处于凝固状态,s阳坚持搞了三十多年的傻大黑粗的重工业,最后的结果,就是被这个越来越讲究精细化的时代所淘汰,h北t山基于相同的原因坠入了深渊。但是武江却是个异类。先,在我国的过剩产能问题还没有爆的时刻,武江就开始了主动缩减产能。2o13年武江钢材产量达到1812万吨的峰值,2o15年就降到了1588万吨,减幅高达12.4%;同期全国的钢材产量则从1o.68亿吨上升到11.23亿吨,增幅5.1%。”
曾瑞光暗暗惊讶,这个年轻人的数据拈手即来,足见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纺织领域同样如此。2o13年武江的布匹产量达到1.49亿米的峰值,到2o15年,就降到了8412万米,降幅高达43.5%!而同期全国的布匹产量则从683亿米上升到71o亿米,增幅4%。武江在三年前,就开始了主动去产能,而其它城市在此期间,却在拼命的扩大这些垃圾产能规模。即便c庆这样所谓的经济明星城市,钢材产量也从2o13年的1323万吨上升到2o15年的1411万吨,增幅6.7%,增幅甚至比全国同期的增幅还高了1.6%。”
郭小洲今天必须说服曾瑞光,他双眼迸出热浪,“武江从2ooo年开始布局光缆产业,展得如火如荼,到现在几乎占据了国内的垄断性地位,武江市的产量占全国的比值为12.1%。而光缆这种东西,讲究就是精细化的金属加工,这正好是武江的金属冶炼行业的延伸,算是重工业产业链的拓展。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江其实从2ooo年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精细化生产的道路。此外,从重型化工延伸出去的化学制药,同样表现出良好的展势头。”
“当然,从重工业展到汽车行业,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武江目前是我国汽车品牌最丰富的城市,拥有东丰、x铁龙、b志、b田和l诺五大品牌。汽车产业自此展成为武江的支柱型产业,年产值过25oo亿。”
曾瑞光不知道,武江在郭小洲语言下居然有如此大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武江经济没有丝毫的固定资产投资依赖。我翻阅过武江十几年来关于重工业产业的报告,不管我的前任领导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武江一直从根子上重视实业,它真正的在尝试精细化生产,只是缺乏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政府引导,而我的前任领导们给我们留下如此好的条件,我们不利用,就太对不起他们的努力了。所以我希望瑞光同志给予我支持。完成武江重工业向精细化转型的升级使命。”
郭小洲这一席话,让性格沉稳的曾瑞光也禁不住有些激动。对他来说,最后这五年他希望能平稳地度过。有时候,祸福之间,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郭小洲所展示的宏图使得他动了心,如果武江这座城市能成为中部甚至我国最重要的新型产业集中地,他这个重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功不可没。那么,他是不是能赶上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趟末班车,在退休前或者退休后进入省部级序列。
想到这里,曾瑞光觉得为什么不能试试,也许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