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火枪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而后膛枪是子弹从枪口后面装进去的.
18世纪末,新的枪械革命时代到来了。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很快,苏格兰人亚历山大-福希斯发明了火帽,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着就是后膛枪.
现代的所有枪支都可以称的上是后膛枪.
18世纪末,新的枪械革命时代到来了。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很快,苏格兰人亚历山大-福希斯发明了火帽,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此外,虽然16世纪初线膛的来复枪(“膛线”英文为rifle,音译为“来复”,所以线膛枪也叫“来复枪”)就已出现,但正如前面所说,因为前膛线膛枪的装填速度实在太慢,因此一直没有广泛使用。――弗格森少校逝世半个世纪之后,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人N-德雷泽发明了后膛击针枪,这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这种枪于1840年最早装备普鲁士军队,当时普鲁士人把它作为最先进的秘密兵器,直到1848年才公开;它使线膛枪的射速达到了每分1-2发,而且,后膛枪和前膛枪相比,它终于可以让士兵在卧倒、匍匐时装填弹药了,而前膛枪非站着装填不可,何况线膛枪在射程、精度上的优势早就超过了滑膛枪。
在几次使用前膛枪的部队被使用后膛枪的部队打得稀烂的战役之后,欧洲各国迅速换装了这种武器;从远古以来一直困扰着统帅们的问题――装备远程武器的部队不擅近战,近战兵种又无法远射――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在此之前,只有极盛时期的拜占庭重骑兵作过这种尝试(他们被要求同时使用剑矛和弓箭两套武器),刺刀的发明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用击针的后装线膛枪总算是在良好的射程、威力、精度之外又解决了装填速度的问题,步兵的弹幕足以挡住一切向他们冲过来的近战兵种,包括骑兵。此后,滑膛枪的历史就结束了,骑兵也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从滑膛枪到线膛枪
早期的枪管,里面都是滑溜溜的,所以,这些枪也被称为“滑膛枪”。
当时使用的枪弹也多是一些大小不一的铁粒或铅丸,当弹丸和枪膛之间的空隙
过小时,装填弹丸很费力,且不易装填密实。若弹丸和枪膛之间的空隙过大,发射时密闭性不好,火药气体就会从这些空隙中泄漏出去,使枪的射击准确度降低或射程减少。而且,即使弹丸和枪膛之间间隙很小,子弹离开枪口后,在空中飞行时仍像一个醉汉,不是东摇西晃,就是头朝后翻跟头,既打不远,又打不准。
于是,滑膛枪就变成了线膛枪,也就是说,枪膛再也不是光光滑滑的了,而是
有了膛线,有了膛线,子弹就可以高速旋转,从而在空中稳定飞行,指到哪里打到哪里。】这里需要作一点小小解释。膛线的英文单词是“rifling”,这个词源于古高地日耳曼语中的“riffilon”,原文为“波纹”、“细浪”。后来,又派生出“rifle”(线膛步枪)这个词。不过,我国早年将“膛线”翻译成了“来复线”,“线膛步枪”翻译成了“来复枪”。
关于膛线,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者,众说纷坛。据记载,奥地利维也纳人凯尔奈曾发明了直膛线,不过,这种直膛线是为了加速从膛口装弹,而不是为了使弹旋转。英国伍尔威奇兵工厂的陈列室内保留有一些17世纪制造的线膛步枪,枪管里有明显的旋转膛线。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抗英部队由于使用了线膛枪将装备滑膛枪的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15世纪末期,德国人研制出一种线膛枪。说得最为圆满的可能是下列一则故事,我们不妨展开介绍。
1854年,英国测量员意特沃斯奉命改进枪的性能,正当他无计可施时,忽然间联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认为,陀螺之所以能旋转,是因为它不仅围绕着本身的轴线转,而且陀螺轴线还围绕着垂直轴线旋转,转得越快,站得就越稳,摆动角越小,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变,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于是,他很快在枪管内刻制螺旋膛线。遗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试验并没有受到重视,他研制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枪也无人问津。直到若干年后的1865年,另一位英国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发明的膛线基础上进行改进,才使膛线在枪上获得泛的应用。隐藏在枪膛内的膛线,凹下去的小槽被称为阴线,凸起来的则叫阳线,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口径,子弹头的直径比口径稍大一些,这叫过盈,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弹头嵌入膛线而旋转。
作为一名曾发明过爆炸弹头的发明家,梅特福发明浅阴线和稍带圆角的阳线,这种膛线结构保证了膛线内不因使用黑火药而堆积过多的火药残渣。应该说,梅特福膛线是一种黑火药时代较为成功的膛线。
线膛枪的原理并不复杂。当子弹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嵌人膛线时,便沿着膛线向前运动,同时开始旋转,旋转的弹头与陀螺相似,子弹轴相当于陀螺轴,弹道的切线,即弹头离开枪口后的飞行方向相当于垂直轴。弹头的转速达每秒3000转,它不但绕着弹头做圆圈运动,且弹头的轴线始终围绕着弹道切线做锥形运动,从而能克服空气阻气,不断向前飞去,保证弹头稳定地向前飞行。因此,一颗小小的子弹竟能飞几千米的距离,其道理就不难理解了。
膛线的条数多少常与枪的口径大小有关,一般在3~12条之间,手枪、冲锋枪、步枪等常为4条,口径大一些的机枪是8条。膛线的方向有右旋和左旋两类,现在一般均采用右旋,究其原因,不过是习惯而已。有了膛线,子弹头离开枪口时的旋转速度就可高达每分钟旋转20万转了,这样就保证了弹头足够的飞行稳定性,保证了子弹的飞行距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枪均改成了线膛枪,滑膛枪也还在使用,如霰弹枪就采用滑膛,打猎用的猎枪由于要求的射击距离不远,又使用霰弹,故也采用滑膛枪。此外,箭形弹等一些特种枪弹也采用滑膛,因为它主要靠尾翼稳定,不需要线膛来帮助了。
从前装枪到后装枪
1866年7月3日,在易北河以西的萨多瓦地区展开了一场欧洲近代史上的空前大会战,普鲁士军和奥地利军以50万的兵力进行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在总参谋长毛奇的指挥下,普鲁士军以巧妙的战术、猛烈的火力打败了一直称雄欧洲的奥地利军。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奥军伤亡被俘4.5万人,普军仅损失约1万人。普鲁士战胜了奥地利,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尽管决定这次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但这一条因素不可小视:普军大量装备了以后装击针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而奥军使用的仍是前装燧发枪。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而且多是前装滑膛枪,虽然也有人试用后装的结构,但是因不能保证闭塞火药燃烧气体和操作不便而被放弃。前装枪就是从枪口装填弹药的枪,一般由身管、枪机和握把(或枪托)组成。前装枪从一些西方电影上还能常常见到:以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中曾有一个场面将前装枪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描写了一场街头巷战,射手每打完一枪,都要迅速把枪递给身后的人,换取一支装好子弹的枪,而那个接过空枪的人又迅速将弹药捅人枪膛,以供射手使用。
前装枪有几个特点:
(1)弹头和火药分别从枪口用通条或其他工具捅人枪膛
内,所以枪弹是分装的;
(2)口径一般比较大,在20毫米左右;
(3)枪尾端是封闭的,枪管内膛没有刻制膛线;
(4)由于枪弹要从枪口装人,装填路线长,速度慢,装填时,人体动作幅度大,枪管需在地上竖起来,操作强度大,容易暴露目标。
而后装枪只需操作枪柄,使枪机前后滑动,即可装弹与退膛,每分钟能发射6~7发子弹,而且能以卧、跪。立或行进中多种姿势重新装弹和射击。相比较,奥军士兵的前装枪,装填弹药时必须将枪管竖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动作大,很容易暴露目标,每分钟只能发射互~2发子弹。这就是说,一万普军枪手的火力相当于4~5万奥军枪手的火力,难怪奥军战败呢?
最早尝试枪械弹药后装的是法国人包利,他试用的子弹本身带有点火装置,但由于枪管尾端不密封,火药气体从后面跑了出来,因而失败了。19世纪30年代,有人发明了一种纸壳定装式枪弹,将弹丸、底火、发射药合为一体,从而为后装枪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35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在军方的支持下发明成功后装式步枪,这种从身管后方装填弹药的枪由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等组成,发射的就是纸壳定装枪弹。使用时,射手用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人枪膛,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即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由于这种枪发射时击针穿破纸弹壳底部打击底火,所以叫针刺发火枪。同时,由于这种后装枪的子弹需要一发一发地装人枪膛,所以也叫“后装单发枪”。后装单发枪比前装枪装填子弹方便,发射过程也大大简化,它的射击速度也比前装枪提高了四五倍,同时还能在跑动或卧、跪射击中重新装填子弹,所以,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对德莱赛枪很重视,投人大量人力、物力秘密生产这种枪。
后装单发枪采用击针刺燃底火的方式以及定装式枪弹,都和现代枪很相似,这说明这种枪对后世枪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然而,从前装改为后装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实现后装枪必须解决几个问题,首先要采用定装式金属弹壳枪弹,只有定装枪弹才可以从枪尾装填,早期的枪弹是
分装的,德莱赛针刺发火枪采用的是纸壳定装式枪弹,以后才过渡到金属弹壳定装式枪弹,采用金属弹壳枪弹,弹壳可以膨胀,紧贴弹膛壁,解决了后装枪的闭气问题,而且在火药气体压力下降后,弹壳又能自动收缩,弹壳收缩后与弹膛壁有一空隙,便于抽壳。其次,后装枪上要有切实可靠的闭锁装置,防止武器射击时,燃烧的火药气体从枪管尾端跑出来,若气体跑了出来,没有压力也就无法推动弹头向前运动。
从前装枪转变成后装枪是一大进步,但是,早期的枪械是前装枪,所以,习惯势力总是百般挑剔和阻挠后装枪的使用和装备。据说,一位普鲁士将军非常讨厌后装枪,他在死时留下遗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装滑膛枪放一阵枪声,否则他死不瞑目。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了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灌肠枪’(指后装枪)来射击。”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发生在1866年的奥普大会战终于给前装枪的维护者以致命的打击,战后,法国、俄国和奥地利均争先恐后地淘汰了前装枪。在瑞士,当有人再次问那位把后装枪叫做“灌肠枪”的将军对后装枪怎么看时,这位将军不得不说:“枪是前装还是后装都是一个样,但吃东西是万万少不了嘴巴的。”不久,瑞士
军队决定换装后装枪,他再也没有敢反对。
19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开始设计制造后装连发枪,并相继装备部队,这之后,许多国家竞相制造,从而造出了许多种类繁多的枪。我国于1867年研制成功了美式后装单发枪,其子弹为铅弹,药筒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到19世纪70年代,我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后装单发枪。后来,我国又仿制了多种后装连发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没有储存子弹的弹仓,也即时下所说的弹巢。根据弹仓在
枪身上的位置不同,通常又分为前托弹仓、后托弹仓和机巢弹仓。弹仓有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固定弹仓使用较广,常能容纳5发子弹,采用弹夹做装弹工具,可一次将子弹全部装人弹仓。使用弹仓可大大地缩短装弹时间,提高枪的发射速度,使射速达每分钟10~12发。
从前装枪到后装枪,是枪技术的一大进步,也表明枪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所有这些,都为近代枪的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