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的内容确实很有用。
谢元娘也万没有料到真相是这个样子,她将信给一旁的兄长,“四哥看看吧。”
这事说好办也好办,说难办也难办。
董适在信中说她看到是程与雁推的二皇子妃下去的,而当时二皇子妃身边的宫女看到了,并没有拉住人,她还说二皇子妃倒下去时曾抓了一把身旁的人,正巧将苏莹莹手上带的窜珠给扯断了。
当日郡王府的宴会,刘将军府确实去人了,刘夫人带着苏莹莹去的,她是苏莹莹的舅母,如今苏家女眷虽然被刘将军接回来了,可苏莹莹如今仍旧没有人上门求取。
谢元娘与兄长的目光对上,兄妹两个笑了,办法已经有了,只是现在要看看怎么弄了。
当日下午,江义那边终于传来消息,说看到苏莹莹出府了,去了成衣铺子,谢元娘立马和兄长也出了府,暗下里盯着的尾巴,都被江义派的暗卫处理掉。
成衣铺子的二楼雅间里,苏莹莹挑哪件都不满意,不耐烦的挥手,“如果没有新的样子,就换地方了。”
掌柜的立马说再让人去取,自己也亲自下去了,苏莹莹喝着茶,隐隐听到隔壁间有说话声,原也没有注意,可是隐隐听到有提起她的名子,这才侧耳过去。
“听说了没有,二皇子妃已经回忆起当天的事,她说当时她抓住推她人的手腕间的窜珠,听说那珠子还不是普通的珠子,是从宫里出来的,这样查起来也容易,马上就能知道是谁害她的了。”
“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
隔壁的苏莹莹听得一身的冷汗,当时她可是亲眼看到程与雁推了二皇子妃下去的,怎么就变成了她?
她想到自己手腕上的窜珠是外祖母给的,外祖母说是舅舅得到的宫中赏赐,苏莹莹的面色变了。
若是查到她的身上,她变百口莫辨。
“你们胡说,根本就不是我,是程与雁推二皇子妃下去的,当时不指我,就是东南楠也看到了。”苏莹莹立马冲了出去。
只是推开门时,看到里面的人时,她愣住了。
坐在里面的女人她认得,只是其中的中年男子她却是不认得,这男子正是王御史,被谢元娘请来的。
王御史之前看谢元娘让身边的丫头说那样的话,眉头还紧拧着,不过也没有开口,想看看她要干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了。
不用谢元娘站出来说话,王御史站起身来,“事关皇家子嗣,臣子不能不管,既然如此,那我便禀明圣上。”
苏莹莹的身子踉跄退了两步,“谢二,你你骗我。”
谢元娘冷冷的看着她,“那手窜我说的可不是假话,二皇子妃多年来盼着子嗣,你见死不救,你可知道二皇子妃就不会报复你?顾府之后,第一个就是你。”
苏莹莹的脸色白了。
王御史却已经先走了,回去写奏折。
谢元娘知道这事还不算完,先要稳住苏莹宝,还有她说出来的东南枝,有这么多的证人在,就不怕一个扯一个。
当天外面的风声不多时就传了起来,当时在山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说看到了二皇子妃是被程与雁扯下去了,而这些指证的人,反正像传珠子一样,一个扯一扯,又没有对质,这些被扯进来的人都谎了。
第二天,看到名子的人,都被‘请’到了大理寺,当被带上问话时,一个推一个,都想把自己摘出来,最后又落到了东楠枝苏莹莹的身上。
苏莹莹怕自己被报复,这一晚也被刘夫人一劝,又是给好处说许她一门好亲事,苏莹莹也有了动力,咬住东楠枝不放,何况她也有私心,二皇子妃只以为她一个人看到了,恨的只是她,若是知道还有人看到不站出来呢?有一个人站出来与她分担,自然是好事。
苏莹莹还咬了程与雁出来,“当时程与雁推二皇子妃下去时,胳膊还露在了外面,我看到她胳膊里面有一个红色的痣。”
苏莹莹指出了位置,那样的位置,平日除了身边近身的人,跟本就看不到,除非是使了大力气,衣袖滑落才能看到。
程与雁本人很平静,“苏姑娘许是从哪里听到的,只凭这一点就指我害亲姑母,也太过儿戏。”
“我亲眼所看,东楠枝也看到了,两个人还不够吗?”
程与雁看向东楠枝,东楠枝死咬道,“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少在这说谎了,当时众人都下山,你还慌乱的扯着你母亲的手呢,你母亲不是新给你添了一只金钗,这不就是不让你说出去吗?当时你们在首饰店说的话,店小二都听到了。”这些话当然是谢元娘交给苏莹莹的。
至于东府的情况,谢元娘让江义去查这几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江义的心很细,立马查出东夫人带着东楠枝去买金钗了。
不是什么节日,又没有什么重要的日子,除非是为了安抚或者封口的好处。
东府不敢得罪二皇子府,又不想站出来,只能捂住自己家的嘴。
至于在首饰铺子那里东家母女有没有说那些话,谢元娘也是瞎编的,就是让苏莹莹炸东楠枝的。
哪知道一说完,东楠枝面无血色,显然是被说中了,苏莹莹越发的有斗志,“现在要把小二叫上来吗?”
都不用上面的大人盘问,苏莹莹以一抵十,竟然就把东楠枝给吓唬住了,听审的是二皇子与三皇子,二皇子知道这是被人挖了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顾府摘出去。
东楠枝怕了,“我我是看到程姑娘推二皇子妃下去,可我不敢说,二皇子妃明明是程姑娘的亲姑母。”
现在好了,一下子出来两个证人,程与雁想不认也不行了。
最后案件审理的很快,程与雁自己招了,她说是恨在她与徐岭游出事时姑母没有站出来帮她,所以才想着报复一下,不知道姑母有身孕了。
这话谢元娘可不相信,不过是给外面人的理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