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人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五十三章【一代女皇】

第二百五十三章【一代女皇】(1 / 1)

在影视剧中,接下来就是武则天艰难驯马的过程,最终驯服了这匹烈马,并获得了唐太宗的宠信。但在史料中,这件事却没有了下文,就此戛然而止。武则天也没有得到任何赏赐。

说实话,武则天的表现非常牛逼,有鹤立鸡群之感,结果却以失败收场。也许武则天的刚烈不合唐太宗的胃口,唐太宗只喜欢像长孙皇后、徐贤妃那样温柔可人的女子;也许武则天的言论过于激烈,毕竟,驯马就是驯马,驯马不成也不能动杀马的念头;也许……

关于猜测,我们就此打住,毕竟,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晓。可以确定并肯定的是武则天虽然抓住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但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

自己尽力了,虽败犹荣,武则天不会因此气馁,就此不前,她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寻找机会,准备下一轮的博弈。

等待的过程最为熬人。一些人在等待中磨灭斗志,选择妥协,选择随波逐流;而还有一些人矢志不移,紧抓着自己的梦想不松手。武则天无疑是属于后一类人,她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熬过了十多个春秋。不少妃嫔都有晋升,唯独武则天还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才人,她唯一值得炫耀的事情,就是唐太宗赐给她的“武媚”称号。这种寂寥无闻的生活与她的梦想是格格不入的。这段时间她虽然在坚持,却非常失意。

曾经她怀疑过,为何要让自己活得这么累呢?

曾经她也动摇过,难道自己注定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吗?

不过,这种怀疑,这种动摇,只不过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她坚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任何事情都是有失有得,虽然武则天这段日子不好过,但她学到了不少新东西。在学识方面有了较大的长进。

她不仅接受了严格的宫廷教育,还学习礼乐,特别是诗歌和书法,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唐太宗是个好皇帝。他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在唐太宗的熏陶下,武则天的阅历增长了不少。另外,她也看到了后宫争风邀宠。尔虞我诈的内幕,从中得到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

时间永远不会停歇,挟持着所有的人和事,滚滚奔流。转眼到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太史令(管天文历法,相当于现在的占星术大师)占卜后得出“女主昌”的结论。

起初,唐太宗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不相信哪位女子会成为取代李氏天下的一国之君。后来民间流传的一种《秘记》上也有类似的说法,说唐三代之后。当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种流言传到宫中后,唐太宗心里相当不爽。想想太史占卜的“女主昌”的结论,他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了。

不管这流言是否真实,也不管太史占卜是否准确,只要是威胁到大唐江山的事情,就必须严肃处理。

皇上是谁,是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人,他一认真,铁定有人要倒霉了。

唐太宗秘密地把一位叫李淳风的太史令召到宫里,询问相关事宜。

“女主昌。有几成可信度?”

“臣夜观天象,现有太白经天,这意味着有女主要兴起。经臣推算,这个女人是陛下宫中的眷属。不出三十年。她就要取代陛下掌管大好河山,还要诛杀李唐皇室的子孙。”

这还了得,岂能让一个小女子兴风作浪,我李世民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生。

既然流言和天象一致了,那就只能大开杀戒了,防患于未然。这是必须的。

“杀,凡是和武沾边的人都统统杀掉,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唐太宗已经动了杀心,难道武则天的性命就要被这样终结了吗?

不会的。李淳风接下来的劝说救了武则天一命,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女皇。就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小插曲把武则天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恐怕不大好,天命不可违。俗话说,王者不死。上天既然派这个人下来,就会保护她。乱杀只会殃及众多无辜,上天会怪罪的。再说,这个人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后就老了。老年人心地都比较仁慈,可能不会诛杀殆尽陛下的子孙。如果陛下把她杀了,上天又生出一个新人来,那这个人三十年之后正当壮年,可能心狠手辣,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毫不留情,所以陛下还是别杀了。”

既然天意如此,唐太宗只好作罢,但存了一份防范之心,从此就落下了一个毛病,只要听到和“武”有关的事,心里就觉得有问题。这不,有人就因此成了冤死鬼。

这个倒霉的人叫李君羡,他是洺州武安(今河北武安市)人,是玄武门的一员守将,职位则是左武卫将军,爵位是武连郡公,是唐王朝的功臣。

我明知道,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正北门,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内,位置极其重要,所以它的守将都非常骁勇,李君羡的功夫自然相当了得。

都说伴君如伴虎,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就会终极一个人的性命。这话不假,李君羡就是因为随口说了一句话,结果让自己死翘翘了。

有一天,唐太宗的兴致很高,决定在宫内宴请武将开派对,大家一起乐呵乐呵。既然是老板请客,大家便都敞开肚皮喝了。在酒酣耳热之际,太宗为了活跃一下气氛,便让各自说出自己的小名,让大家开开心。

这些小名有文雅的,有通俗的,在此不提。只有一个人的小名不仅让大家捧着肚子笑个不停,还引起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

这就是李君羡的小名——五娘子。

一个牛高马大、胡子拉碴的将军竟然叫五娘子这样小女人的名字,他爹娘当时难道想要生个女孩,所以才起了这么个小名?这也太搞笑了。

就在大家哈哈大笑时,唐太宗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因为他又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预言。这员武将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小名?难道要谋反的人是他?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为被贼惦记往往让你防不胜防,如果被起了杀心的皇上惦记。那你就危险了。

结果,没过多久,唐太宗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君羡杀了。在唐太宗心中。他还是有些不信女人会夺了李唐的天下,如今杀了李君羡后,他觉得天下应该太平了。所以,武则天因此躲过了一劫。

故事很精彩,但真实性有几分呢?我认为。这只不过是稍后史家为了响应武则天当皇帝而捏造的故事而已,根本不可相信。别的不说,单看唐太宗,当他得知武氏会夺取李唐的江山社稷时,会因为李淳风的言论而听天由命吗?这也太小看唐太宗了。要知道,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得来的,他绝对不是一个听天由命的人。

再看武则天,她从贞观十一年进宫当才人,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十二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他由14岁的少女长成了26岁的成熟少妇。

人变了,但职位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她要改变这种状态。因为人没有几个十年可以荒废,尤其是对女人来说,更是荒废不起。

唐太宗晚年,猜疑心越来越重,一些大臣因此而丧命。史料记载,贞观二十年(646年),宰相张亮因为“有义儿五百”。被太宗以谋反罪杀掉了。到了贞观末年,唐太宗的身体越来越坏,怕是熬不过多少日子了。

万一唐太宗撒手西去,自己该怎么办?宫廷中的政治斗争非常残酷。武则天已经不再是天真和稚气的小姑娘了,她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

就在武则天愁苦之际,一个人引起了她的注意,他就是皇太子李治。对这位未来的皇帝自然要热情有加。在与其他妃嫔轮番入侍得病的唐太宗的这段日子,武则天同经常前来看望唐太宗的李治便慢慢混熟了。这是一件好事,正因为有李治的出现。才逐渐改变了武则天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皇太子李治。

唐太宗有14个儿子,李治排行第九,小名“雉奴”。从长孙皇后的角度来讲,他是嫡出的第三子。在他前面,除了太宗的长子李承乾外,还有四子李泰,都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长。在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传统中,嫡长子具有特殊的优越。按照常理,他这辈子是没希望当太子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当上了太子,这是为何?

贞观元年,唐太宗刚刚当上皇帝,便立年仅8岁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因为李承乾小的时候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很有潜质。

刚开始,李承乾积极上进,能识大体,得到了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评。但他长大后就不学好了,沾染了不少坏习气,成了“五毒俱全”的问题少年,生活也日益荒唐颓废。看着不争气的儿子,唐太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根据继承的原则,嫡长子不行,就该轮到嫡次子了。于是,唐太宗开始属意第四子,也即是长孙后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

李泰生得仪表堂堂,而且喜欢读书,为了迎合父亲的口味,他还组织一些文学之士编写了一本叫《括地志》的书。这是一本关于地理方面的大型著作,也叫《魏王泰坤元录》、《贞观地记》、《贞观地志》、《魏王地记》、《括地象》等。全书正文55o卷,序略5卷。按当时的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多为唐宋著作所引用,令人遗憾的是南宋后此书散佚。

能主编出如此宏大的书,足见魏王李泰眼界不凡,称得上是那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是做皇帝的料。唐太宗便对魏王李泰另眼相待,想废了李承乾太子,改立李泰为太子。

魏王李泰恃宠骄横、野心勃勃,他一方面想方设法取代太子长兄,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收敛。这引起了朝廷大臣们的不满。再看太子李承乾,他感觉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冷淡,觉得自己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为了维护自己既得的利益,他暗中联络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阴谋动政变。结果事情败露,被抓了。

举报|回复

楼主:沧海一粟11o1时间:2o12-1o-o71o:27:21

25.

我们知道唐太宗是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当上皇帝的,如今他还没死,这两个儿子就开始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必须得遏制这种坏苗头的展。

唐太宗想废掉李承乾。改立李泰,但这就等于告诉儿子们皇位可以竞争得来,以后宫廷里将血腥不断。自己已经老了,没准哪一天两腿一蹬就没气了。稳定是最主要的,于是,他只好把李承乾和李泰双双废黜。

按照继承顺序就轮到嫡三子李治了,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便非常意外地做了太子。

李治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而且聪明感性,当个太平皇帝。应该问题不大。但历史和李世民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李治在他的诸子中是个弱者,弱到不敢与兄弟们争帝位,但帝位却落到了他的肩上。众所周知,性格柔弱是做皇帝非常忌讳的。李世民不想让历史开他的玩笑,他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所以,既然选定了这个孩子当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就得对他多下一番功夫。

为了让李治尽快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唐太宗对他花了大量心血。每逢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让李治在实际的锻炼中学得治国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唐太宗也常常从饮食起居教育他要勤政爱民。另外,唐太宗晚年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要他明晰修身治国安危兴废的帝王之道。

唐太宗对李治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能不能扛得起大唐的江山,就要看这个孩子的造化了。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唐太宗率大军亲征高丽返回长安后。身体虚弱,需要静养,政务暂由太子代理。不过,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父亲的身体。

为了更好地尽孝道,李治居住在了唐太宗寝殿旁边的一处院落陪伴父亲。从此,同样侍奉父皇的武则天进入了他的眼帘。

一般来说,内向的人心眼细腻、敏感,尤其对异性,或许李治就是这样的人。刚开始,他对父亲逼着他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兴趣;不久,他便像着了魔似的盼着到父亲那里去。这不是因为他对治理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是因为一个女人,父亲身边的一个女人。

李治以前只听说过有西施、王昭君等美人,但他觉得这是无聊人的闲扯淡,但自从见到父亲的那个侍女,他才真相信人间真的有美女,而他心目中的美女就是武则天。

有一种爱情叫一见钟情,还有一种爱情叫日久生情,不管是哪一种,反正李治对武则天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且不能自拔。

《唐会要》记载说:“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这段史料说明李治当太子时期,因为侍奉病中的唐太宗,而与武则天建立了感情。其中的“悦”字足以说明,李治不可救药地爱上武则天了。

这听起来有些雷人,因为李治和武则天是庶子与庶母的关系,儿子爱上庶母这是**啊。如果被人现,后果不堪设想。但李治顾不了那么多,在父亲的病榻之前,与比自己大四岁的庶母建立恋爱关系。他视礼法若耳旁风,企图把武氏据为己有,一切牺牲,在所不惜。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足以让人变得疯狂。

其实,李治身边的女人也少不,那么,他为何单单就喜欢武则天,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先从他的性格着手分析。我们知道,李治是个好小伙,但性格柔弱,缺少强悍的一面。《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雉奴是李治的小名)“仁懦”用到皇帝、太子身上,是说他心地仁厚,只是胆子小一点儿,说白了就是懦弱。偌大的李唐江山,需要有足够的魄力来管理。所以,李治需要一座辉煌的灯塔替他指引方向,把握人生未知的前程路。而武则天除了美貌之外,她的健硕、沉着、机敏、坚强、独立深深地吸引着李治,正好弥补了李治这方面的缺陷。

另外,在众多婢女之中,武则天的聪慧非常人可及。她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利用这段时间,尽显自己的妩媚,让李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还有,男人不仅渴望征服,在内心深处也是需要被征服的。李治也是如此,在他的灵魂深处,他需要一个征服者,一个替代他来承担责任,替他思考的人。

武则天不仅敢于驯服烈马,而且偷男人的心也易如反掌。当李治遇到武则天,便注定是他一个逃不过的劫。

女人都渴望爱情,都希望沉醉在爱河中感受人生的幸福之花。但爱情对于深宫中的女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从踏入宫门的那天起,她们的爱情就已经死了。

对于武则天来说,心强志远的她对唐太宗的崇拜毋庸置疑。这样一个刚强的女人,能把感情从强人唐太宗身上移到懦弱的李治身上吗?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武则天需要李治。(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网游:扮演话痨剑圣,奖励千机伞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热吻月光 我,恶女,只想造反 神油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无敌六皇子 帝少老公强势宠 珠胎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