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
“有过的, ”谭丽娘牵着呦呦让她避过一块冒出来的石头, “以前右边院子住着一家姓花的,一家三口, 老两口和一个儿子,在我八岁还是九岁的时候两老先后病逝, 娘和你爹成亲后,他们家唯一的儿子也参军去了, 两老的坟墓没人管了, 头些年是你外公逢清明端午中秋的时候来扫墓, 后来你外公不在了,娘就接手了。”
呦呦点头, 原来姓花, 跟自己一个姓呢,真是巧啊, “那,那个儿子多大啊?”呦呦突然想八卦一下。
“比娘年长两岁。”谭丽娘说着停下脚步,“到了。”
呦呦也停下脚步,环视一圈四周后打量着眼前的这座坟茔,就是座普通的坟茔,墓碑上刻着“慈父(母)花盛(花莫氏)之墓”,左边一行小字:子花易岩敬立。
原来这个邻居叔叔叫花易岩。呦呦突然想到这个花易岩只比谭丽娘大两岁, 又在谭丽娘成亲后离家从军, 这其中似乎有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啊!呦呦忍不住脑补了一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被家长棒打鸳鸯后女主被包办婚姻男主愤而从军”的狗血剧情。
从花家墓前离开回家的时候, 走的是官道。说是官道其实就是一条一丈宽的土路, 将两边的农田隔开,方便行人车辆往来。在快到县城城门的时候,身后突然来了几匹快马。谭丽娘一听到马蹄声就带着孩子们靠到路边去,并让他们捂住口鼻,等到快马跑过很久,尘土散去才放下手继续往回走。
回到城里时间刚刚过午,一家人在城门口的一个面摊坐下来,谭丽娘给陶陶和怀宇一人点了一碗素面,有听呦呦说不想吃面想吃包子,怀瑾一向是呦呦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就说他也要吃包子,谭丽娘让陶陶和怀宇带好弟弟妹妹,她去隔壁铺子花了五文钱买了四个包子。
谭丽娘一边照顾两个小的吃包子,一边催着两个大的快吃,就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谈话。
“这么说,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了?”一个中年汉子说。
另外一个汉子却摇头,“不是一定要打,而是已经打起来了,我邻居家二胖子的小舅子的大表哥在府衙里当捕头,说上头已经下了征兵文书,不日就送到要送到各县了。”
“那,有没有听说这次征兵的政策是怎样的?”另外一个男子好奇地问。
“听说,十五岁以下的不征,独一个的不征。”第二个说话的男人声音突然低了下去,“要是家里有钱,出三十两也能代替。”然后声音又恢复了正常,“这是临县传出来的,不知道本县如何。”
“娘……”几个孩子也听到了这些人的谈话,怀宇作为男孩子自然很关心这种事情,忍不住就开口想问。却被谭丽娘一句“快吃吃完回家”给堵了回去。
呦呦却看到谭丽娘的眉头皱了起来。她是在担心那位离家从军的邻居吗?
回到家的时候日头已经西斜,奔波了一天的母子四人都有些疲累,呦呦和怀瑾两个小的更是直接躺在炕上就睡着了,还是陶陶打了水给他们擦的脸和手。
呦呦太累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还没有走过这么多路,虽然有时候谭丽娘会把怀瑾交给陶陶抱自己抱着呦呦,但是在呦呦心里她是个大人,怎么能让人抱着,因此更多时候她还是坚持自己走。可她忘了,她的身体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在种花家的时代,才刚刚上小学,根本走不动这么路。
累到的呦呦从回到家开始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连晚饭都没有吃,如果不是谭丽娘叫她的时候她下意识地答应了,怕是要被谭丽娘请郎中了。
到底是小孩子,睡了一晚上又生龙活虎起来,倒是谭丽娘,为了照顾她和怀瑾,一整晚没有睡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清明。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那天从一早上天色就阴沉地很,却没有风,空气中都是潮湿的味道。谭丽娘看了看天,怕一会儿真的下起雨来,扫墓的时候就没有带孩子们,自己提着篮子走了。
谭丽娘走后陶陶就回屋做绣活去了,怀宇也去自己的房间习字温书——夫子又给他布置了好些作业,只有呦呦和怀瑾两个无事,蹲在院子里玩蚂蚁。玩着玩着,她就听到右边的院子有声音,忍不住朝那里走了一步,才走了一步,她就停住了,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两个院子中间的院墙上,那人胡子拉碴看不清样貌,但是眼睛却是温和的,他还对着呦呦笑了一下,呦呦也下意识地对他笑了一下。
“你娘呢?”那人问了一句。
这人上来就问我娘,却不问我爹,难道是那位“青梅竹马”叔叔?呦呦歪着脑袋想。
然而,不等呦呦回答,谭家的大门突然响起来,是谭丽娘回来了,呦呦就转头看了一下,再转回头来的时候,墙上的那个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在屋里绣花的陶陶听到大门响,出来开门却看到呦呦在院子里发呆,“你在院子啊,那怎么不给娘开门?”
呦呦“啊”了一声没有回答,依然站在那里歪着头看向右边的院子。呦呦有些不明白,既然那人问谭丽娘,那说明应该是认识的,为什么听到谭丽娘回来又躲起来了呢?还有,不是说最近北边要打仗了吗,那位“青梅竹马”可是军人,突然出现在这里,难道是……当了逃兵?
总之这件事一直在呦呦的心里困扰着她,导致她午饭吃的都心不在焉。同样心不在焉的还有谭丽娘,表现在做菜是把盐当成了糖,洗碗时差点把酱菜当成垃圾倒掉。
还是陶陶终于看不下去,从谭丽娘手里把酱菜碗拿了下来放进碗架上,“娘,你怎么了?从中午回来就魂不守舍的。”
谭丽娘被女儿叫回了神,犹豫了一下,问她,“陶陶,你们在家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什么动静?没有啊,挺安静的这一天。”陶陶不明白她的意思。
谭丽娘同陶陶解释,她今天去扫墓的时候依然像上次那样,去给隔壁的花家二老上香烧纸钱,却发现花家二老的墓前已经有人来祭拜过了,不止烧了纸钱燃了香烛,甚至还酒和肉。
“我就想着是不是花大哥回来了,可是你又说没有听到动静,难道是我想错了?”
花呦呦没想到真的是花易岩回来了,还去扫墓祭拜了,也是不巧两个人居然没有遇到?那,自己要不要把竹马叔叔回来的消息告诉她?
呦呦不过一犹豫,就错过了时机,张婶过来串门了。
之前说过,张婶是个妙人,妙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左右逢源审时度势。之前张婶有意为自己长子张志林求娶陶陶,被陶陶和谭丽娘隐晦地拒绝了之后,并没有立即让张志林不再来谭家看书,而是一如往常地走动,直到半年多以后才借口课业繁多慢慢减少来的次数。而谭丽娘为了补还之前豆腐饭的人情,后来张婶那里买了不少鸡蛋,每次都多给了些钱。
张婶已经有些时日不曾到谭家来了,突然登门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想到张家又两个儿子,而且大儿子已经年满十五了,呦呦就猜会不会和他们之前听到的征兵的事有关
不用呦呦多猜,张婶很快就说明了来意,果然和她想的一样,同征兵的事有关。
“孩子他爹在衙门已经得到准信了,年满十五的家里有两子以上的,必须出一人从军。”张婶一边哭一边说,“县太爷还说,孩子他爹大小也算个官吏,要起带头作用。什么官吏?!不就是一个小捕快,算的什么官什么吏?”
谭丽娘一边安慰张婶一边倒了茶水给她喝,又拿了帕子给她擦眼泪。
张婶哭了一通,喝了一杯茶擦掉眼泪,继续说,“丽娘妹子你也知道,我们家志林一个书生,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让他读个书写个字还行,让他去上阵杀人,他哪有那个胆子,杀鸡都不敢!”
谭丽娘也是有儿子的人,对张婶的心情格外理解,劝了她一通后,突然想起来,“不是说,可以以银代人?”
张婶抹眼泪的动作顿了下,放下手叹气,“是的,要三十两!咱们一个普通人家,哪有三十两?我把家里的现银都找了出来,也才十五两不到,我把前几年你大哥给我置办的一支簪子当了,换了二两多一点,这还差十多两呢!”说完又哭了起来。
话说到这里,谭丽娘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她起了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匣子出来,当着张婶的面,开了锁打开匣子,匣子里放着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和加起来差不多三两的碎银子,还有一些铜板。
谭丽娘从里面拿出那个银锭和碎银子用一条帕子包起来交给张嫂,“嫂子也知道,我们这一家看着都是妇孺,花费不多,可是进项也少,这五两银子还是前些天绣坊给的定金,嫂子拿去先应应急,把这事应付过去再说。”
第十六章
张婶离开了,院子里现在就剩下谭丽娘和花易岩两个人。二人相对而立四目相对,竟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谭丽娘很想问问花易岩这些年过的怎么样,战场上危险不危险,有没有娶妻,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来没回来一次,可是这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两个人虽然不算“罗敷有夫使君有妇”,却也不再是十多年前互称“石头哥哥”和“丽娘妹妹”的时候了。
花易岩面对着谭丽娘也是心思百转千回,当年因为“父母之命”丽娘嫁给了谭父同窗之子陈士梅,花易岩无奈之下离家参军,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丽娘妹妹。
花易岩之前同皇帝辞了官回家来,到家后收拾了一天,第二天就买了些香烛纸钱和祭品去给父母上坟,再回来时天色就有些晚,路上就遇到过那些土匪,当时他一个人没有同土匪多做纠缠,第二天就去了县衙报官。知县当然知道花易岩,那个护着皇帝从北境战场回到都城的独臂将军,当下将花易岩留在了县衙,两人商议好策略后,派人去那里埋伏着,只等土匪再现身就一举拿下。却没想到因为报信的人跑错了路耽误了不少时间,让他们迟了不少,不然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
花易岩看着眼前的谭丽娘,想着要如何同她解释自己突然出现的事,可是没等他张嘴,西屋就传来一阵哭声,“娘!”
谭丽娘脸色大变,也来不及同花易岩说什么,提起裙子就跑进了屋,“怀瑾!”
或许是得了母亲的安慰,屋里的哭声渐渐小了下来,花易岩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惆怅地向西屋看了一眼,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辰时正,一个骑着马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随从还有一辆马车停在了谭家门前。马车车夫从车后搬了一个板凳放在车下,先下来一个穿着粉色绸衣戴银簪的年轻女子,接着又从车里出来一个穿湖蓝衣裙罩褚色褙子的中年女子,中年女子搭着年轻女子的手从车上下来,同前头已经下了马的中年男子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一个进了谭家,一个朝谭家右边的花家走去。
目睹了这一切的街坊四邻一个个交头接耳,互相打听来的这是些什么人。有猜是谭父谭耀宗的学生的,有猜是陈士梅同窗的,还有说是大户人家想要和谭家结亲的。
“和谭家结亲?和谁?陶陶才十一吧,怀宇更小啊。”一个胖胖的大嫂说。
“说不定是给丽娘呢,陈举人走了也有三年了吧?”胖大嫂旁边的瘦男人露出一个猥琐的笑容,“二十多三十不到的女人,更有味道啊!”
这时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要是那样的话,那个男的去花家做什么?”
“你们没听说吗?”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在鞋底上敲了敲自己的烟袋锅,“张家和谭家昨天去药王庙,碰上打劫的了。”
这句话把周围的人给惊到了,纷纷同大叔打听究竟怎么回事。然而没等大叔开口,一个冷眼旁观了许久的男子突然,“那个男的,是知县老爷的二儿子女的是二儿媳。知县老爷的夫人是谭家老爷子谭耀祖的姑表妹,你们说话还是掂量掂量,小心祸从口出。”说完就转身回了自己院子,关上了大门,留下了街坊邻居们面面相觑。
再说谭家,因为昨天受了惊吓,几个孩子都是在东屋睡的,这样也方便谭丽娘照看。今天早上最小的呦呦和怀瑾赖床,导致早饭比平时晚了不少,饭菜才刚刚上桌,大门就被敲响了。
几个孩子都看向谭丽娘,谭丽娘也不知道这么早会是谁来,放下手中的碗筷转身去院子开门。等谭丽娘一出门,呦呦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转过身趴在窗台上顺着窗户缝往外看,不过啥也没看着。
过了一会儿谭丽娘引着一个中年女子进屋来了,呦呦抬头一看,立刻叫到“二舅母!”
来人可不正是表姑祖母的二儿媳闺名为芷兰的二舅母。芷兰二舅母一进屋就看到了肿着半张脸的陶陶和乌眼青的怀宇,当场就流下泪来了,抬着手想要摸一下陶陶的脸又怕碰疼她,再转头看向怀宇更是心惊。拉着几个孩子哄了好一会儿,二舅母让几个孩子继续吃早饭,这才拉着谭丽娘去了对面的屋子。
二舅母仔细端详了一下谭丽娘的脸,也是青肿不堪,拉着她的手问她,“吓坏了吧?昨天你二哥回去跟我一说我都觉得心惊肉跳,苦了你们了。”
谭丽娘笑着摇摇头,因为脸肿着笑容看起来不是很自然,甚至还有些可怕。两个人携手说了会儿话,二舅母就让丫鬟送上一个礼盒,“这里面有两瓶化瘀膏,还有两瓶玉肌露,是娘和我的心意,另外娘还让我带了些三七人参过来,孩子们肯定受了惊吓,一定要好好补补。”
谭家这几年虽然过得困难,可是以前的谭丽娘过得也是很好,自然知道玉肌露的价值,更何况北地稀少的三七,光这两样起码就值近百两银子了。谭丽娘把礼盒接过来,从里面拿出一瓶玉肌露和化瘀膏放在自己身边,然后把礼盒推回去,“姑母太客气了,实在不用这么多的。我留下这两样,其他的三七人参,还是留着给姑母补身子吧。”
二舅母听了她的话,佯装生气,“你还和我们客气什么?妹妹啊,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几个孩子想想,陶陶以后是要嫁人的,要是治不好岂不是要留疤?再想想怀宇,怀宇以后可是要科举的,要是眼睛出了问题……”
谭丽娘低着头想了想,把盒子收回来,“那就谢谢姑母和二嫂了。”说着下了地郑重地给二舅母行了一个礼。
二舅母立刻将她搀扶起来,“你呀,总是这么多礼。其实今天你二哥也来了,不过他不好过来,就去了隔壁花家。”二舅母还记着二舅跟她说的“花将军要求保密身份你可别说漏嘴”的话。
谭丽娘听了一愣,“花大哥,他跟二哥认识?”
二舅母也一愣,对于谭丽娘的话语顺序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是说“二哥认识花大哥”而是“花大哥认识二哥”?不过她也没有多想,就顺着谭丽娘的话点头,“听说是他去上坟遇到那条路上的匪贼,然后去报的官。”
“娘!”
谭丽娘还想再问的时候,门帘子突然被掀开一条缝,呦呦从外面伸了脑袋进来,“花叔叔陪着一个高个子叔叔在门口。”
“哟,一定是你二哥过来了!妹子,我也不多留了,你们好好养着,家里缺什么就跟我说,我让人给你们送来。”二舅母从炕上下来,一面往外走一面叮嘱谭丽娘,看到谭丽娘让呦呦去叫陶陶几个,连忙拦住她,“不要折腾孩子们,以后还有机会见。”
到了门口,花易岩正在同二舅舅讲话,谭丽娘同二舅舅见礼,又让呦呦给人问好。呦呦站在谭丽娘的身边,仰起头看着面前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人,脆生生地叫了一句“二舅舅”。
谭丽娘这里同人寒暄说话,呦呦一转头看到花易岩,花易岩也正看过来,呦呦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悄悄做了一个“花叔叔”的口型,却没有出声。花易岩看到她的笑容和口型,也笑了一下,抬起手摸了摸她头上的丫髻。
等送走了二舅舅和二舅母,门口只剩呦呦、谭丽娘还有花易岩三个人,呦呦左右看看,不知道是因为二舅舅他们离开了没有了热闹可看还是因为有事情要做,刚才还不少的围观群众,此刻竟然消失地干干净净。呦呦转了转眼珠子,对花易岩挤挤眼睛,说了一句“我回去看看怀瑾”,然后就跑回了院子,门口只剩了谭丽娘和花易岩两个人。
花易岩一开始还不是很明白呦呦对他挤眼睛的意思,等她跑走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小姑娘,还挺善解人意的,花易岩心想。
“丽娘妹妹这些年可还好?”花易岩的目光粘在谭丽娘的身上挪不开。
谭丽娘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上的绣花,低声答到,“还好。石头哥哥这些年可好?怎么这次回来不见嫂子?”
一声“石头哥哥”勾起了花易岩的万千回忆,他直勾勾地盯着谭丽娘,并没有仔细听她的问话。
“石头哥哥?石头哥哥?”谭丽娘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花易岩的答案,抬起头出声唤他。
花易岩被她唤回神,怔怔地问,“啊?你说什么?”
“我说,你怎么一个人回来的?怎么没有看到嫂子?”谭丽娘问这句话的时候,目光落在了花易岩脚上的鞋子,大拇指那里已经磨开线了。谭丽娘皱眉。
“我还没成亲。”花易岩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直直盯着谭丽娘的脸。
对于花易岩的话,谭丽娘觉得有些意外又觉得似乎很在情理之中。
大门口,两个成年人在一来一往地寒暄试探,院里,四个孩子正蹲在门后墙角在偷听。
最开始偷听的是呦呦,她虽然跑进院子里去了,但是又趁门口俩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躲到门后去听墙角了。怀瑾在屋里等了一会儿不见娘亲和姐姐回来就,就自己跑出来找人,然后就看到了大门后面的呦呦。他不知道姐姐蹲在那里干什么,但是以他的经验来看,一定是有什么好玩的事,于是怀瑾也在呦呦身边蹲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怀宇出来找怀瑾,一眼就看到了在门口蹲着的呦呦和怀瑾,于是也好奇地蹲了过去。又过了一会儿,陶陶也出来了。她是看到三个弟弟妹妹都出去不回来,好奇地来看一眼,看着三个弟妹都蹲在那,她也好奇地蹲下来了。
谭丽娘忌讳着自己“寡妇”的名头,怕花易岩沾惹上什么是非,同他寒暄了几句就转身回家了,进了院里正要关上大门,就看到四个孩子都蹲在那里,不知道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