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天空微微泛白,一支庞大的舰队顺江而下,直指建康。十余艘楼船雕龙画凤,周遭悬挂着各色丝绸彩带,随着江风翩翩起舞,让整支舰队笼罩在喜庆的氛围中。阵阵战鼓声响彻江面,又渲染上一股肃杀之气。
甲板上,一排排士兵衣甲鲜亮,抓船舷握利刃,任凭江风吹袭纹丝不动,都是拱卫晋王府的禁军。桅杆上巨大的旗帜迎风招展,“刘、”“段”、“慕容”等大字分外醒目。
其它船只纷纷避让,只敢远远观望,有消息灵通的猜测道,“听说司空刘琨联络北方众将,派出使者来江东,劝说咱们晋王践祚称帝,莫非这就是前来劝进的队伍?”
“对!这几天整个扬州都在传这件事,说使者马上就到,没想到竟如此气派!”其他人应和着。
他们说的没错,这就劝进的队伍,由温峤率领,只不过船只、礼品和人马,都是王导准备的。
温峤站在旗舰船头,抬头望向天边,心潮澎湃,低头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眼看快到建康了,温峤又整了整衣冠,捋了捋须发,吩咐众人做好准备。
上午卯时,舰队准时到达建康码头。船上所有的战鼓都敲了起来,十里之外都能听到激昂的鼓声,附近居民循着鼓声赶来看热闹,扶老携幼。往日繁忙的建康码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船夫和劳工都停下手中活计,好奇的观望。
舰队入港的水道早就清空,王导带着众多文武等候多时,迎接的队伍在码头上吹吹打打,欢快热闹。禁军守卫在道旁,从码头一直排到城门,又从城门一直站到晋王府邸。
劝进的表书放在皂底红边的小匣子里,由温峤捧着下船上岸。王导赶紧带人迎上去,双方见礼毕,立即开始上马列队,准备进城。
十几船人马陆续登岸,一船船礼品卸下码头,又装上马车。前面二十几车装的都是金银、绸缎,在平板上整齐的码成堆,引得围观的百姓失声惊呼;后面车上装的都是沉甸甸的箱子,箱子都漆着彩纹,十分精美,但里面装了什么宝贝,就只有王导知道了。
温峤手捧表书,骑着骏马和王导并驾齐驱,走在队伍最前面。其他文臣武将分列左右,在二人身后紧紧跟随。最后面是运送礼品的车队,而位于队伍中间的,则是由一百八十名禁军组成的军阵。每名禁军手持一面旗帜,旗帜有大有小颜色各异,靠近旗杆的部位镶着白边,每个白边上都写着一位劝进诸侯的名号,旗面上的大字就是这位诸侯的姓氏。
百姓中有认字的,盯着白边一个个念过去:“司空、并州刺史、广武候刘琨;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领护乌丸校尉、镇北将军刘翰;单于、广宁公段辰;辽西公段眷;冀州刺史、祝阿子邵续;青州刺史、广饶侯曹嶷;兖州刺史、定襄侯刘演;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鲜卑大都督慕容廆……代郡太守辟闾嵩;雁门太守王据;乐平太守、后将军韩据……龙骧将军、平原内史刘遐……”。
不认字的就数了起来,“一、二、三、……百一十二、百一十三……老天爷呀!这么多啊!”
在百姓的惊叹声中,温峤奉表来到城门,护城河上的吊桥早已放下,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建康城大门应声而开。穿过城门后,只见平日里熙熙攘攘的街道早已清场,除了伫立道旁的卫兵,还有一队队兵卒在外来回巡视,维持秩序。
两旁的房屋楼阁中挤满了人,探着头伸着脖子观望,都是些富豪官员和士子。除了本地人士外,还有些人是得到消息后,从荆湘等地一路赶来的。
王导在江东的名望如夜中皓月,平日里士子们为睹其风采,甘愿连日等候。今日目睹偶像真容,不少年轻士子激动地手足无措,有心高声呼喊,却怕辱没了斯文,直憋得满脸涨红。
温峤年纪轻轻就与王导并驾齐驱,使不少人羡慕不已,免不了对他一番品头论足。温峤天生风仪秀整,端庄大方,又在北方征战多年,比一般士人多了几分雄浑之气,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江东文武走过之后,迎风招展的烈烈大旗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了一片躁动。很多人早就听说了劝进的诸侯将官众多,但当一百八十面大旗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被镇住了。
有人红着眼圈感叹道,“本以为北方土地尽皆沦陷,没想到还有如此多忠肝义胆之士,背负着国仇家恨,在凛冽的寒风之境傲然不屈,捍卫着华夏衣冠的尊严,和他们相比,吾等实在惭愧呀!”
也有人说道,“若无这些将官在北方与胡虏厮杀,我们江东又岂能偷享安宁?吾辈当勠力同心,共尽才力,争取早日匡复中原,还于旧都,拯救北方同仁于水火!”
挺拔的禁军在烈烈大旗的映衬下,更显得雄壮,围观的人们已经渐渐按耐不住内心的澎湃,不少年轻人激动的奋臂高呼“威武!威武!”有的老人则哭成了泪人,不知是想起了惨死在胡虏手中的同僚或亲人,还是想起了帝国昨日的辉煌。
一位老者喊了起来,“大晋天命未改,定能熬过此劫,愿晋王践祚,大晋中兴!”周围的人们也跟着激动地喊了起来,“晋王践祚!大晋中兴!”
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满城都是兴奋的呼喊声。连王导都被这种情绪感染了,他本就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扩大影响,但如此场面是他始料未及的,深吸了几口气才平复了心绪。
平定东吴后,原来的宫殿由于礼制僭越,已被拆除,当前城中并无宫殿。司马睿移镇江左已过十年,他的头衔换了又换,但府邸却没变过,只是府的前匾额改成了晋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