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一下子凝固了!
范超呆了半晌,道:“你问这事儿有意思吗?再说了,我是不是处男也不影响我进入龙影部队啊?”
龙影选拨可没有这一条,这话听在陆欣耳朵里很不是滋味,她不满的瞪了一眼道:“小子,你可真对得起我。”
“我怎么就对不起你了,陆长官?”
“你都见过我父母了,还做出这种事情。”陆欣咬牙切齿,好像要把范超给生吞活剥了。
“我那不过是冒充你男朋友,你可不要搞错了。再说了,我那次当群演可一分演出费没收啊啊。”
两人越说越离谱,其实这事儿和陆欣八竿子都打不着,只不过她心里特不舒服,好像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似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们的科研中心已经建立起来了,要发展壮大才行。”范超点到了正题上。
他永远也忘不了汪春林那倨傲的表情,永远也忘不了那句“这不是你们屌丝能来的地方,你门这种人在我眼力就像尘埃、蝼蚁---”
这是对人格的一种侮辱,深深刺痛范超的骨髓。
眼下虽然取得了一笔启动资金,可要实现自己打造金融帝国的梦想还差得很远。
这个社会都说屌丝逆袭,可遇上一个比你家境好,还比你努力的富二代又怎么办?
陆欣想了想,道:“你会造什么?”
“模具、机械一类的。”
“这远远不够啊!咱们部队的订单都是枪械、飞机、坦克、潜艇什么的。”陆欣随便吐出几个词,就把范超给吓蒙了。
他承认自己的实力不错,可要制造那玩意儿还差的远。
不过,这从侧面敲打了他。
就是你的制造能力必须成一个体系,这样才能接下更广泛的订单。为今之计,必须制造出极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才能在业界一炮打响。
要实现这一步,斯坦利精英奖学金倒是一个不错的阶梯!
潘广良收自己为弟子的事情没几个人知道,范超也不张扬,每周定期去实验室学习,卯足了劲儿准备一举成名。
一条晚上,师徒俩各自工作到深夜。
范超替老师泡了一杯咖啡,因为眼力、手力超绝,泡出来的咖啡口感一流,引得潘广良赞叹不已。
“小范,哪怕你不学这个专业,凭你这手艺开家咖啡店也能门庭若市。”
“潘老师,您和一般教授还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潘广良饶有兴致的问。这个年轻人总有不少奇思妙想喷发出来,让他也受益良多。
“一般教授会说这样的学生不务正业,您可没这么看。”
“不,我也是这么看的。只不过,我比他们多了一点包容而已。”潘广良纠正道。
顿了一下,他又道:“小范,斯坦利奖学金你必须拿下,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的机会。”
“什么机会?”
“一般来讲获得斯坦利奖学金,会被吸纳进入青年精工协会,可以接触到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成长的空间更大。”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努力和天分,还得靠机遇。
这一点潘广良深有同感。
“机遇?我还真没想到老师您也会这么说!”对方的话让范超再一次的惊讶,他发现潘广良并非传言中的刻板,而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教授。
很多人在讲述自己成功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包装好了的成功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反复强调自己是如何的坚韧不拔,很少有人谈到成功中的机遇,还有那些潜藏在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条件。
感慨了一番,潘广良道:“小范,这次斯坦利奖学金是一个平台,你必须要在这个平台中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对了,你想到用什么产品打动评委吗?”
“要用国内目前最缺乏的产品来打动评委!”
“哦?”潘广良微微一笑,道:“以你的制作水平,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不如咱们各自写下来。”
“好!”
两人各自提笔写了下来,然后递给对方,展开一看不禁相视大笑。
只见白纸上写着一模一样的字——车床主轴!
神龙国在制造业上之所以落后于德意志、美利坚,在于没有高精尖的车床,很多国内制造的车床其核心部件只能进口。
所以,把车床主轴作为设计产品,能充分体现一个学生的制作水准和视野!
潘广良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是他发现范超的确与众不同,他拥有着超越常人的制作能力。
加上自己的指导,一定能制作出车床主轴来!
为此,他特意带范超去了重点实验室,在那里摆放着十几台大型的车床,全部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
不过这些车床已经被拆开了,似乎作为教学道具进行展示。
“小范,这些车床都是国外最先进的,你好好研究一下他们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拟定一个设计方案。”
“老师,太谢谢了!”
范超表现的很激动,有了这些先进机床作为样本,可以更好的借鉴和学习。
他不敢怠慢,连忙运足目力,仔细的查看起车床的结构来。
自从修为突破之后,眼力达到了微米级,能更好的看清车床的内部结构。
为了方便研究,范超甚至将车床的主轴承给卸了下来。
借助超绝的眼力,他发现这些国家的车床主轴在两个方面领先于国内的车床,一是材料的精度非常高,二是主轴的制造精度非常高。
这两点保证了车床主轴运转的时候不偏离中心,能抵抗高速运转的震动,保持了切削的精度。
要制作出这样的车床主轴,首先要了解分子结构。
范超花了三天的时间,终于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锻造出类似强度的车床主轴呢?
他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潘广良!
潘院士给出了答案:“车床主轴属于是锻造件,对于淬火的要求相当高,而车床主轴的锻造都是用蒸汽锤进行的--”
“我们学校有这种设备吗?”
“当然有!一般来讲,这至少是研究生才涉及到的课题。”潘广良顿了一下,眼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从来没见过范超这样的学生,具有超常的眼力。
就拿重点实验室的车床来讲,就算是研究生要弄清里面的结构也得花上十天半月,这小子只用了三天就掌握了。
这小子真是一个奇才!
如果好好雕琢,将来必定是大师级的人物。
潘广良的目光充满了期望,好像看到一颗学术新星冉冉升起--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