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刚才那个声音,姜子司心道:“莫非是此人?”
可是书籍先生和秦的宰相能扯上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以前只认为书籍先生只是个平平淡淡的一个县里为师的人,现在看来书籍先生之所以隐姓埋名可能跟他的真是身份有巨大的关系。
书籍先生见韩丰发呆,便道:“吾子放心,魏军没有找到这个人。”
韩丰喜道:“哦?何以见得?”
书籍先生抿嘴笑道:“他若是找到了这个人又何必到源阳郡再找呢?可见岳新郡没有此人。”
韩丰想到因为魏军一事两郡之间的通讯被魏切断,若是魏先占领岳新郡那么从岳新郡往大方向走书信到新郑定要经过阳翟,地方官员因事而怕追究便推迟魏军的时间一日。韩丰见先生对此事了解的如此清楚,但是自己要去岳新郡找蔡泽这人便重头计划,想到韩安之命他一时烦恼。
书籍先生趁机道:“我看两位便住在老朽这里一日,我看公子的神情定然是有止步岳新郡的想法,不如就待下一日明早便走。”
姜子司便看向韩丰,韩丰知道他向多陪陪书籍先生便让伍将将外面马上东西拿进来,对书籍道:“如此劳烦了。”
其实姜子司心里更多的是想要知道书籍的更多的信息,以往他和书籍住在一起没有质疑过,那是因为那时的他还不是‘他’,家里不比大夫王公的府邸就两间房,今晚他要与书籍一起睡觉,伍将与韩丰同一间房。
姜子司便去为他们准备房间,书籍先生便去准备晚饭,伍将将两人的包裹拿回来放在桌子上,韩丰和伍将坐在外屋边闲谈。
只见从一个包袱里掉出来一个东西,韩丰拿起来一看,伍将道:“这竹简是我从姜大夫马上拿下来的,见他用一块步系在马上我便一起拿来了。”
韩丰听见是姜子司的竹简,想到死去的姬华,他心思一动,便将这木简打开。这木简被姜子司用线捆了三道,可以想见他对着竹简爱护之重,韩丰将外面的线除去后,想到姜子司说过,这竹简只能他自己给别人看,自己若要是动了他的竹简终归不好,想着韩丰便将竹简用细线再捆扎起来。
伍将见韩丰前后行动不一,问道:“你为何又要扎起来?”
韩丰道:“这竹简便是姬华之物,如今他现在死去,不是姜子司其他人动不了这竹简。”
伍将心说原来是这事呀!他身体一俯大手从韩丰手上一挥便将竹简拿到手,看他三下
五除二的将上面的丝线解开放到韩丰凡人面前道:“这里又没有别人,公子只管看!”
韩丰正要推拒,让伍将别胡来,子司知道了要生气,伍将一双贼眼不断朝竹简点头示意让他快去看,韩丰无奈顺便看了一眼,眼睛猛地睁大。
韩丰虽然只是粗略的一督但是其中要理却明白了一些,这是讲诉君王统治之道的方法,其中这便是向后人阐述了‘术’之道,韩丰立马将竹简捧在手心,伍将见韩丰眼睛都不眨的看着这东西,这时才意思到这东西是真的好。他立马悔悟当心自己心思太大意胡闹,见韩丰看的时候不断附和竹简上的文字,点出哪些不足哪些甚好,只见这竹简上的字数密密麻麻但是有理可循,韩丰高兴的叫道:“吾不早识子华是吾之错矣!”
不过半小时韩丰已经将竹简上的字看完了,看完之后韩丰突然发着呆,过了一会儿他仰天叹道:“韩非有罪啊!”
伍将心知韩丰素来上谏韩王改革不被采纳,又有这样的一个人物陨落,这人的想法跟韩丰一样想要变法图强。
韩丰叹了口气,将竹简合拢,复而又用细线将竹简捆扎三圈放回原位,“论述虽好,可惜有不足之处。”
伍将问道:“有何不足之处?”
韩丰道:“一国之法健全乃是强国安民的基础,一国之势则是君王握法处势,在我认为所谓的官将都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只可惜子华没想到这一点。是韩丰对不起他,就让吾来完成他未所完成的事吧!”
伍将道:“韩丰要怎么帮他?”
韩丰缓缓说道:“帮他完成他未完成的大业。”
床板只用草随便垫了下防寒又将屋子的灰尘擦干净,姜子司做完一切微微流出汗来
便坐在床上想要歇会,想到韩丰和伍将还坐在外面便起身走了出去。
不过一会儿书籍先生端来食,姜子司见韩丰面有惆怅伍将低着个头不好意思看向姜子司的眼睛。姜子司不知他们为何如此,书籍先生道:“公子简单吃些。”
韩丰点头答应,筷子便不怎么肯动,姜子司知道现在问他肯定不好,便默默吃饭食收拾了残桌,一个人在庖房干活。
韩丰走了进来,姜子司看见韩丰有话对他说便让韩丰做下来,自己也跟着坐下来,道:“韩丰有事便说吧!”
韩丰知道子司是个聪明之人便直接道:“韩丰放在马上的竹简,在吃饭之前我便看了一。”
姜子司忽然皱眉,一时又想到子华的死又想到他妹妹嘱咐的事,让他别把竹简给任何人看,他叹道:“韩丰你何苦为难我呢!”
韩丰道:“是我的错,韩丰现在来只是想帮子华圆梦!”
姜子司道:“圆梦?”
韩丰点点头道:“没错了,姬华之论虽好却有甚多不足之处,韩丰想要补全,子司一定也看过吧,子华之论太过片面,只以术而言无视其它。”
姜子司想到坐在面前的可是历史上有名的韩非子,他留下来的《韩非子》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知道他的书是涉及势、术、法三个方面,原来真正成书的原因是这个啊。
姜子司道:“既然韩丰已经看过了又何必再来跟子司说,我想要是子华听了韩丰的话一定很开心。”
韩丰默不作声的做在凳子上,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起身道:“我先告辞了。”
韩丰走后姜子司便也跟着出去,他倒不是生气,只是怕韩丰对子华有愧疚,他走到外屋见门未关便去前面关门,这时天色微黑,韩丰与伍将估计已躺下了。他走到门口,忽然听到河边的三匹马嘶嘶鸣叫,姜子司走到门外一看,见河边的三匹马相顾摆头摇尾,一副惊慌的模样。
姜子司马上看了下周围,此刻夜幕降临最是干见不得事的好时机,姜子司跟自己说道:“今晚可能不太平了。”
他立马转身将门关好又从庖房找来一根木头将门抵住,如果今晚有人来的话肯定会有动静,想了想他还是觉得不安全。想伍将这样脾气暴躁的人都是直接翻墙进来,今天要不是自己和韩丰在身边估计他早就翻墙进去了。这样说来还是不保险,姜子司想怎样能提醒自己不遇害,身后书籍先生道:“子司回来吧,没用的。”
姜子司见书籍先生不知何时站在自己的背后,他知道外面可能有其他的人掩埋,姜子司道:“先生,这样不是庖丁之肉任人宰割吗?”
书籍先生道:“有些事你改变不,吾要教给你的最后一句便是静观其变!”
姜子司心道看来书籍先生早有准备,这时只见书籍先生的眼睛往韩丰和伍将所在的屋子撇去,姜子司心里一下明白,这些人是来找韩丰伍将的,可是又是什么人要害他们。
书籍先生在姜子司头上打了一下,虽然是打却不甚用力,颇见爱护的教训道:“子司你为人太过仗义,这样不好啊!哪个君……”
书籍先生忽然一愣,自知失言,姜子司听到书籍先生话说道一半不说了,止在君这个字上,问道:“先生要说君什么?”
书籍先生轻咳了咳,转言说道:“吾是说哪个君下之臣顾朋友之情得到好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