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
前往谯县的路上,闭着眼睛在马车里打鼾的郭悦听到了竹的呼唤。
“唔...到了吗?”郭悦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迷迷糊糊的。
“不是...”竹驾着马车,没有回头,路上散落的石块使得郭悦感觉有些颠簸,让她清醒了不少。
“先生...”竹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下。
她从胸前拿出一块玉环,递给了郭悦。
“不知先生能否看出这东西的来历。”
郭悦接过玉环,看了看竹。竹也看着她,有些紧张。
稍稍把玩了一下,郭悦皱眉:“这个玉佩...哪来的?”
竹没说话。
“玉佩的材质是水晶...”郭悦稍稍仔细看了看,“哎,竹,安心驾车,要撞到树上了。”
郭悦感觉手里的玉佩不像是什么劣质品,起码这水晶就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宝物了。
玉佩上刻着一个大字“史”
竹原来姓史吗?
郭悦倒是不在意,反正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或许是她不想说出来而已。
不过让郭悦在意的是,这个玉佩明显不是凡品,打磨的极其精致,放在太阳下还能折射出亮眼的光芒。
“竹,你是忘记了你的身世,是吗?”
竹点了点头。
“你是很小就被送到青楼了?”
竹欲言又止。
郭悦知道竹是有些难以启齿,于是说道:“这样吧,我问问题,你只用点头或摇头就好,好吗?”
竹点点头。
那么我再问一遍:“你很小时候就被卖到青楼了?”
竹点点头。
“嗯...你有家人吗?被卖以前?”
竹想了想,点点头。
“父亲?”
竹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男人的样子,点点头。
“母亲?”
竹摇摇头。
郭悦沉吟了一下。
“兄弟姐妹?”
竹点点头。
“你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孩?”
竹点点头。
“你是家里的长女?”
竹点点头。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
竹点点头。
“你家很穷?”
竹思考了一下,皱着眉,有些不确定的样子。
“想不起来也不要着急,我继续问。”郭悦看得出竹有些绞尽脑汁了,安慰道。
“你家在颍川?”
竹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是什么意思...郭悦有些不明白。
“我开始是住在颍川的,后来跟着父亲搬走了。”竹开口说道,“在弟弟出生后。”
“搬到哪了?”
竹摇摇头,表示不清楚,“在一个...一个小城市里...”
小城市吗?郭悦看得出竹很在意她的家室,或许竹她本人其实原先就在一个大家族里,不过应该是庶女之类的吧?
还是说竹是一个落魄贵族的孩子?
反正她的这个玉佩注定了她身份的不平凡吧。
郭悦把玉佩还给了竹,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帮助竹回忆起身世。
---
这两天的谯县比以往都要热闹。
只要是在谯县的老百姓,都知道谯县土地主曹家的曹纯被举孝廉了。
这两天就要上任了,所以曹家正在举办宴会。
宴会就在曹家举行,只要是谯县的百姓们,随时都可以去那里面,喝两口酒,吃点细面,甚至于可以喝上那么一碗带点油腥味道的汤。这对于一年到头只有新年才能吃到肉的农民们,可以说是天大的好处了。
曹纯是这两天曹家的主人公,甚至于曹操都在一旁帮他打下手——曹操对于自家堂弟的成材,也是表示非常祝贺的。
不像郭悦这种咸鱼世家,曹家是三代土财主,还是官三代,这几天曹家可谓是宾客满门,无论是与曹家时代交好的夏侯世家,还是与曹家只有萍水之交的其他世家,甚至于很多新兴的小家族,都会来混个眼熟。
“纯弟,恭喜你了。”曹仁站在了曹纯背后,又一次的恭喜道。
站在曹家大门口的曹纯笑着回头:“还是要多谢先生和师傅的教导。”
曹纯已经在曹家大门口站了一上午了,宾客们都纷纷疑惑,是谁能让这位曹家的未来顶梁柱不厌其烦的在炎炎烈日下等待那么长时间。
司马朗在宾客中看着曹纯的背影,他当然知道曹纯在等着谁。
司马朗是这次司马家来曹家拜访的主使,他的旁边站着荀彧——荀家的代表人。
“伯达,身体不舒服吗?”荀彧看着司马朗有些不开心的表情,问道。
“无恙。”司马朗叹了口气,“文若兄何必明知故问。”
荀彧嘴角一扬微微一笑:“伯达说笑了,我怎么会知道伯达心里想什么。”
“你当然知道。”司马朗略微不爽:“文若不要再嘲笑我了。”
“还记得小时候靖节和我说什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今看来是落花无情了啊。”荀彧也有些感叹。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骚动了起来。
荀彧和司马朗对视了一眼,知道正主来了。
“先生!”
郭悦刚刚下马车,就被曹纯的举动秀了一脸。
曹纯正对着她九十度鞠躬,还一边大喊她先生。
哎哟我的亲娘啊!
郭悦表示自己的小心肝被吓得砰砰跳,眼角的余光又瞟到了一旁的强势围观的群众上。
曹纯你丫的不觉得丢脸吗?
想归想,郭悦倒也是没闲着,脑子灵光一闪。
揪了揪竹的衣袖,大声喊到。
“哎!小竹,你看曹纯喊你呢,我就不打扰你们两个了,古德拜!”
说完大踏步就要跑进曹家,她要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太鸡儿丢人了!
哪知道熟知她性格的曹纯比她速度更快,先一步拦住了她。
“靖节先生!樵县曹纯请先生赐字!”
赐你个大头鬼哦!老娘还没你大,你特么让老娘给你取字,你怎么不上天呢!
“纯朴笃实,博学经籍,是谓中正平和,字子和!”
郭悦一个闪身绕过曹纯,带着一串少女的声音,跑进了曹家后院。
无视了宾客们的目瞪口呆,曹纯转身向着郭悦离去的地方鞠躬。
“子和吗?”曹纯心里暗暗想到,“文武双全,中正平和,是谓子和啊。”
“谢先生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