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对崇高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想法将崇高的一切拉下神坛。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不论是拉到与自己相同的道德水平,以表现“圣人也是人”的所谓“平等思想”来满足自己的道德制约感;还是将其坠入泥潭并加以或真或假的骂名来站在道德制高点,体现一种优越和虚荣的位感,以此填补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欲望:总归是选择将那个较为崇高的,在道德较为站得住脚的,一般人又实在是难以达到的偶像,竭尽全力地推倒它。
墨家人的那种竭尽全力的牺牲精神,和彻彻底底的和平主义,实在是太难为养尊处优的士大夫了。
谁愿意再一次为了治理洪水“沐甚风,栉疾雨”?谁愿意冒着被所救助的宋国关在门外,“守闾者不内”的羞辱,“起于鲁,行十日十夜”来到楚国,一心想着问一句“宋何罪之有”,想着听到楚王的一句“吾请无攻宋矣”?
所以,虽然士大夫们渴望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大同”的日子,他们对于盛世的想象却仍然免不了一句“武并用,垂拱而治”。甚至有言劝说管得过于疲累的君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听起来,世界最完美的时代来临时,是面对着“无为而治”的盛世帝国,再不需要费神苦行。
于是,墨家的牺牲和为天下之利尽忠竭力的理想抱负,变得庸俗和虚伪。墨家,也渐渐让心本阴暗的人,愈加感受到自己灵魂的卑微和道德的低下。这样的针砭批判实在过于痛苦,没有人愿意天天承受下去。
最终,下及人墨客,至帝王将相,没有人愿意支持墨家。墨家一手出众的机关术,渐渐沦落成了隐世世家不外传的江湖机密,以及那些“不足为外人道也”之处的安全维护方案。
墨家的传人,是在此时,遭遇了三国的排斥。
白苍澜身为东魏七皇子,其实是并没有参与过几回东魏的决策的。但在他刚刚出现在朝堂的时候,——尽管那时他并没有给东魏朝堂带来过什么积极的正作用,——东魏的皇室曾经追查过墨家的子弟。
明面打着“独尊儒术”的旗号,实际也是想着,这样的出众的才能,倘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落在他人的手里。
这样的对待墨家后人的态度,其实并不难理解,当然也并不少见。
墨玄的师父墨袛(di),十分幸运地有和祖师爷墨翟同音之名的墨家传人,早在五十多年之前被西蜀皇室追杀过。而起因也是他不肯在绵延西蜀北部的秦山,给蜀道修建关隘。一旦修建了这一关隘,西蜀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山路间屯兵,直接威胁的是东部紧邻的西疆。那时候西疆刚刚被老华相收归南越,已经是战火焚烧得遍野狼藉,民不聊生。
走投无路之下,墨袛成为了花影阁的一位长老。
然而二十年之后,墨袛出山为民众医治时,终究还是被南越官府发现,交给了西蜀。那时的墨袛将年仅六岁的幼徒留给自己的同门师弟,如今花影阁的大长老,最终被焚而死。
那个幼徒,便是墨玄。
本书来自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