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辰现在手中握着的“纯钧”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宝剑。
它不但是是春秋有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宝剑之一,同时它还是传说中的十大名剑之一。这把剑要是放到现代,其价值难以估量。恐怕会收到收藏家们的疯狂追逐,足够李仲辰在北上广换好几套房子了。
纯钧剑不是一把铁剑,它是一把复合材质的青铜剑。用现在的话说,它的材质应该是合成金属。
它全长半米左右,大概有五厘米左右的宽度,剑身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极其精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不凡。
男人不止是爱车,爱美女,对于剑也有独特的感情。
李仲辰一见到这把历史中的名剑,当即就爱不释手,他每日必细细把玩,舞上一两套自嫣儿那里学来的程家剑舞。
但是,李仲辰心中是有疑问的。
据他所知,现在这把剑应该还在勾践的手里才对。无奈人家铸剑师既然不愿意主动说出此剑的来历原委,他也不好再细细追问。毕竟这个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这把剑究竟有多大的来历呢?
相传,在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自然非常的舒畅。
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
薛烛。
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因为在相剑上的高超眼光,被人尊称为天下第一的相剑大师。
不大一会儿,薛烛就被带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雕梁画栋,气势恢弘,专门用来看剑赏刀。
落座之后,勾践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中盘算道: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必须拿几把好剑出来震一震他。
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豪曹和巨阙。可谁知薛烛的眼光还是超过了勾践的预计。
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豪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
勾践颇感意外,自己自信满满拿出来的宝剑竟然被贬低一文不名,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
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如果还是刚才的那种货色还是不要拿上来了!”
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
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
他的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
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像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像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
过了好久,薛烛才回过神来,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
勾践点了点头:“是,”他看到薛烛的表现,心中乐开了花,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
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
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
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
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淮南子》记其“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欧治子而淳钧之剑成。”
当然,故事肯定有夸大的成分,雷公打铁什么的纯属无稽之谈。但纯钧剑之贵重,却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如此珍贵的宝剑,勾践理应好好珍藏才对,绝不应当流落出来。
但是,既然想不通如此贵重的宝剑为什么会流落在外,李仲辰也就不再去想。
反正剑已经到了他的手里,就算是越王勾践要要回去,也要问问他巴国的士兵答不答应。总之,他是不可能主动去交还这把剑的,就像他不可能把嫣儿拱手让人一样。
李仲辰就是这样一个人,既要江山,也要美人,还要名剑。
况且,就算是名剑也是分高下的。
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名剑之中,只有湛卢可以和纯钧抗衡一二,其他的剑都差之远矣,它是欧冶子技艺的巅峰。欧冶子以毕生的心血来成就纯钧,说它是当世的第一名剑,一点都不为过。
名剑不只是一把剑,他的价值也不止于它的锋利和好看。
在春秋战国的环境之中,拥有一件重宝能体现一个王国的实力。就比如和氏璧,小小的一块玉不止能够换城池,还有人为它甘心赴死。
剑就更贵重了。
自古以来就有剑为王道之器的说法,就连后世的大臣要代皇上巡视江山,也要带上一柄尚方宝剑。
可见,剑的象征意义还要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纯钧作为欧冶子的巅峰之作,被世人称为尊贵无双之剑,乃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剑中之王。基本上没有什么国家的君主不想拥有他的。现在它机缘巧合的来到了李仲辰的手中。李仲辰开始找到一点点当主角的感觉。
但是,剑的象征作用需要你来宣传他。
就是说,你有了重宝想让别人羡慕,想让别人知道你的实力,首先你得告诉人家你有这件东西,其次你得宣传这个东西怎么好怎么好。这就像是后世的奢侈品一样,你穿着他给普通人看它也就是一件漂亮一点的衣服,但是你要是给知道它的人看,你穿的就成了时尚了。
李仲辰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要知道,现在可是古代,而且是相对战争什么的比较频繁的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李仲辰现在根本就不打算公告天下自己得了纯钧。他可不是春秋五霸的越王勾践,以他目前的实力来看,一旦他传出了这个消息,那么周围的强国一定会以此为由来换他的剑,进而发展成为一场侵略战争。到时候,剑拱手让人还好说,怕是基业也要毁于一旦。
李仲辰现在的计划就是闷声发大财,趁着楚与吴越之间的战争,地处西南边陲的巴国好不容易迎来了一波喘息之机。他倒不是怕别人来打,但也不想主动招惹祸事,因为一时的装X而葬送了大好的局面这种事,他不会做第二遍。
当然,这其中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
一旦知道纯钧被他所得,越王勾践定然会恼羞成怒,与巴国交恶,等他翻盘之后,第一个要搞的肯定是巴国。而在李仲辰的计划里,越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巴国的未来走向。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巴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练兵。新兵招募和以老带新的几个月已经过去了,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大半。
兵虽然是招了,但战斗力却不是很强。
根本原因不是练的不够狠,也不是因为兵员素质差,要知道,抗日战争中几乎有一半的中国军人出自四川。同样也不是因为武器装备不好。讲道理,经过铸剑师纯钧的指点和制作,巴国的常规武器装备现在基本上已经不输一些大国了。
战斗力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万五千人的部队有一半以上的人压根没杀过人,没见过血,胆气不足。
李仲辰想带兵出去见见血的想法已经有一阵子了,最近他一直在思考去哪里,哪个国家既能让他练兵,还能让他的兵员减少伤亡,最好还能师出有名,而不是背着骂名去打。
他挠破了头皮,也看了几日地图,分析了各个国家的情况。
终于,他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