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栗营(1 / 1)

今莲花办事处境内、水新公路东侧有个栗营村,村里住着栗、杨、吴、阎、范、董、孟、魏、闻、王诸姓,共有村民800左右。在项城,按人口数量统计,王姓、阎姓、杨姓、吴姓、董姓都在十八位之前,范姓、魏姓、孟姓、闻姓也在三十三至六十八位之间,而栗姓只占第九十五位,人口显然很少,为何以“栗”冠村名,而不以他姓冠村名呢?

远古的时候,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伏羲氏之前人口数量极少,具有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起,叫做氏族,几个血缘关系较近的氏族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部落。那时人还没有姓,婚姻也比较混乱,不但本部落内的男女可以成婚,即使是亲兄妹都可以成婚。到了伏羲的时候,他发现这种婚姻状况对人类的发展很不利,生的孩子经常有毛病,比如眼瞎啊、耳聋啊、不会说话呀、手足残疾啊。即使成人,遇到疾病得不到医治就死亡了,寿命都不是很长,多的活四五十岁,少的活十来岁、几岁,甚至不少只活几个月、几天。他就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蒙昧的婚姻状态呢?

伏羲发现,驯养的动物群聚在一起,交配上乱七八糟,羊羔爬奶奶,父亲配女儿,一窝的公母相交配,寿命也就三五年、七八年、十来年,怪胎、奇胎比比皆是。他就想,人类眼下的婚姻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人类毕竟比动物聪明,毕竟与动物有所区别,为何就不能自我约束一下,改变这种随便婚配状况呢?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之后,伏羲设想,要是一个部落有一个旗号,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有不同的旗号多好,只要旗号一打出来,就可以知道哪个部落和哪个部落的的血缘关系比较近,哪个部落和那个部落的的血缘关系比较远,这样就可以在血缘关系比较远的部落之间选择婚姻了,再生出来的孩子就不会再出现那种奇怪的疾病了。他把这想法告诉所有部落里的人,大家一听,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各部落是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旗号。

伏羲说,天空中经常刮风,我就以“风”为号。其他部落也都赶快选自己的号,有的以所养动物为号,有的以居住地为号,有的以树木为号,有的以官职为号。这些号就就是图腾,后来演变为姓,中华姓氏自此起源。但那时的姓很少很少,也就七八个或十来个吧。

伏羲还有一项发明,就是给每个氏族也取一个号,为了和部落使用的图腾相区别,把氏族号叫做“氏”,《庄子·胠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当时天下十二氏均为风姓,伏羲规定,不同姓能婚配,同姓不同氏不能婚配。

自此以后,同姓之间就不能再成婚了,在不同姓的部落之间实行男女对偶婚,再出生的孩子也就少了许多疾病,少了许多怪胎、奇胎,人类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了,年龄也随之增长了。人们说“正姓氏,制嫁娶”结束了蒙昧的婚姻状态,减少了疾病,增强了体质,这些好处都是伏羲带来的,功劳巨大,便共同推举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领导各部落共同生产、生活。因此后人尊称他为人祖爷,立庙祭祀。

至于这十二氏,我们不必一一详细说明其得氏原因了,今天单说说栗陆氏的来历。

伏羲那个时代,人类刚刚进入原始农业时期,所产的粮食还不能满足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采集野生植物的种子来充饥。栗,就是栗树(俗称板栗树),结的果实包于多刺的壳内,果实烧一烧取出果肉,是一种很好的食物。栗陆人最早了解了栗树的用途,擅长种植栗树,功劳很大,伏羲就让他们以栗陆作为氏族的族徽,称栗陆氏。伏羲曾对栗陆氏首领说:“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说简单一点,就是让栗陆氏主管部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栗陆氏无疑能胜任这个工作,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堪称我国水利始祖。

据清代官修省级地方志《畿辅通志》载:“太古之无为,庆华胥而蹈,栗陆顾皇上之谦抑,视至治为未足。以是降德音,播嘉惠,省刑罚,薄赋税,汰沉浊,旌廉吏,举贤才,擢俊义,发仓廪,赈贫匮,尊高年,而礼有德……四方万国无一民之失所,穷乡僻壤无一物之不遂,举陶于春风和煦之中,而乐于雍熙泰和之治。”这说明在栗陆氏时期,天下太平,一片和谐之景象。栗陆氏距今已有8500~8200年的历史了。

由于伏羲“正姓氏,制嫁娶”,后来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栗陆氏族内部又分成许多小的氏族,小氏族再组成部落,部落再组成部落联盟,栗陆氏也成了新的部落联盟首领。不知多少代以后,人口数量空前发展,原来的姓(图腾)不够用了,于是又派生出很多小姓。

因栗木可建房子,做柴薪;栗果可食,亦可作药,栗陆氏部落便尊栗树为神树,成为新的原始图腾,也就是新的姓,栗陆氏便去陆为姓,就是栗姓。所以栗姓源于风姓,

据《河南文物名胜史迹》载,今商丘夏邑县在商代称栗国(《殷墟卜辞综述》记载);西周至春秋是宋国的栗邑;秦时置栗县;西汉建栗侯国;北魏称“下邑”;金元时期,改称夏邑。明嘉靖《夏邑县志》载,在夏邑县城北门护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栗王祠,纪念远古祖先栗陆氏。怎么样,栗姓够古老的吧!

不过,栗姓人口发展不如其他姓快。宋朝时栗姓不足一万人,明朝时栗姓大约有二万六干人,较前有大发展,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其中山西是栗姓第一大省。明朝初年,栗姓也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河南及东部各省,今天河南为栗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栗姓总人口的一半。

元朝仁宗时期,山西平阳府有个叫栗元启的人,其先世在宋朝曾做过官。栗元启读了一肚子诗书,因元朝对科举限制极严,不允许汉人尤其是南人参加科举考试,他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科举考试,没有功名也就做不了管,只好在家教儿孙们读书。

明初大移民时,栗元启的一个孙子栗廷宏迁到了河南项城今栗营村(当时还没有这个村名),洪武三年考取了举人,三次会试没能考取进士,皇恩浩荡,授他知县。因政绩突出升任知府,再升任守巡道(清代称道员),从三品。栗廷宏在家乡置买很多土地,杨、吴、阎、范、董、孟、魏、闻、王诸姓都来依附于他。栗廷宏有官有职,遂把村子命为栗营,各姓也没什么好说的。栗廷宏去世后葬在村东(1958年被挖掘),后人虽读书却没出过官。

另外,南顿西北八里靠近商水县有个栗店(来祖名字不详),永丰西南九里、106国道西侧也有个栗营(来祖栗坠),这两个村栗姓来祖都是明初由山西洪洞移民而来,不知道和莲花办事处这个栗营是不是同时移民来的,更不知道他们关系如何。

最新小说: 穿书后爱上傲娇大小姐 陛下又把青梅跪 艳鼎丹仙 和影帝互粉那些年 星光的加冕 超品技师 不败医神 叶锋修罗王大夏 绝品狂婿 从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