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秦坡(1 / 1)

秦坡,位于永丰集南十三里处,村东紧靠曹河,村南紧邻曹坡。建国前,曹坡还是个大坡洼子,成不了多少庄稼,建国后逐年改善,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良田。秦坡因靠近曹坡,所以才有“坡”的名称。关于秦姓的来历,有很长一段故事。

五帝之一的颛顼,与邹屠皇后所生第七子,名大业,大业就是皋陶,皋陶的儿子大费(即伯益),因为佐禹治水有功,又为禹驯服鸟兽,被禹赐为嬴姓。伯益生二子,长子名大廉,因为继承了父亲调驯鸟兽的技业,所以又称鸟俗氏。鸟俗氏兢兢业业干活,受到商帝太戊的赏识,被封为诸侯。小儿子叫若木,以祖父的字为姓,为费氏(费姓的祖先),夏启九年(前2061),被启封在徐。

商纣王时,鸟俗氏中有一个后人叫蜚廉。蜚廉是个飞毛腿,跑得快,他的儿子恶来是个大力士,父子俩都成为商纣王的亲信。周武王灭商后,飞廉和恶来都被杀。飞廉的小儿子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佐穆王一日千里平定徐偃王(就是若木的后裔)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赐姓赵。这时恶来的四世孙大骆也来归附造父,因造父得宠也姓赵,被周穆王封在犬丘(今陕西兴平,一说今甘肃礼县)。是为嬴姓赵氏。

大骆有个庶子叫非子,善于养马,周孝王命他在汧(读作千)、渭二水之间的桃林(今陕西华山)养马,结果马匹滋生众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周孝王就把非子封在秦邑(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一说封在秦谷,在今甘肃天水西南部),为附庸国,让他奉守嬴氏祀,号称秦嬴。

非子的曾孙秦仲,曾担任过周宣王的大夫,在奉命征讨西戎的时候不幸战死,周宣王招来秦仲的五个儿子,给他们军队七千,命令他们继续征讨西戎,并为他们的父亲报仇雪恨。结果打了大胜仗,收回了失地。周宣王就封秦仲的长子秦庄公为西垂大夫。

此后庄公的次子秦襄公,在犬戎和申侯伐周并杀死周幽王的时候,曾率兵救周。周平王东继位(前770),秦襄公又亲自率兵护送平王东迁至雒邑(今洛阳),有功,被正式封为诸侯,并把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赏给他。秦国在春秋的时候,都城原来在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其后,国都多次迁徙,先后迁脚邑(今陕西洛川)、平阳邑(今陕西宝鸡)、雍(今陕西凤翔)、栎阳(今陕西临潼)等地。下传六代到秦穆公时,由于重用由余,得国十二、益地千里、独霸西戎。到了战国初期,秦国经济较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逐渐衰落,又把都城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再传十四代到秦孝公时,由于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得以富国强兵,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孝公之子秦惠文王嬴驷,虽然杀了商鞅,但其变法内容却没废除,国力仍然强盛。秦国击败魏国,再振雄风,最终夺回河西,并一鼓作气,开疆辟土攻灭巴蜀之国,夺取楚国的汉中。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嬴则(又名稷),更是不断攻城掠地,使得魏、韩、赵、楚等国元气大伤。到了公元前227年,秦昭襄王曾孙秦王嬴政纵横捭阖,进一步统一了东南、西南地区,吞并四方,最终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朝,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

秦始皇在位时统治就很严酷,刑罚苛刻,激起六国遗民的强烈反对。秦始皇死,少子胡亥继位,重用奸臣赵高,更甚于秦始皇。结果秦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统治了十五年,到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就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朝很快就土崩瓦解了,秦二世只做了三年皇帝,被赵高杀死。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秦国旧公族有的就以原国号为姓,就是秦氏,多居于陕西等地。秦姓出自嬴姓,以国为姓。

汉末、三国时期,秦姓一支迁入山西,后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世代居住于此。

到了明初,洪武皇帝为了开发地广人稀、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的的河南,号召山西百姓移民。有秦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移民来到项城,其中二门居住今范集镇秦营,长门居住于此,逐渐成为村落。由于此地常年有水,周围数里有没有村庄,故名秦坡。

说起秦坡,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先人还有着紧密的关系。

项城袁姓到袁世凯这一辈为十三世,其来祖名叫袁持恒,明初从商水县袁老村迁至南顿县殄寇镇(今项城县秣陵镇)西三里年湾村。年湾村地处虹河故道,虹河故道生有很多芦苇、野草,是野鸭的栖息之地。袁持恒初迁到这里以后,房屋一间地无一垄,只好搭个草棚遮风避雨,一边开垦荒地一边捡些野鸭蛋换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后来开荒开出了土地,打下粮食,生活才算有了着落,娶妻生子,日子仍是半温饱。袁持恒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葬于年湾村旁,年湾村就成了袁家的祖茔地。

袁世凯的二世祖袁膺举,三世祖袁步月。袁步月生三子,长子学诗,次子学书,三子学礼。这时袁家人口兴旺起来,土地打的粮食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了,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袁步月携子学诗、学书、学礼,到秦坡拓荒。秦坡是一坡洼地,经常积水,父子四人想出围堰造田的方法,开垦出几十亩土地,生活渐渐有了好转。后来土地越开越多,才渐渐不愁温饱。袁步月去世后,儿孙把他归葬年湾祖茔。

袁学诗生三子,长子体一,次子体二,三子体要。袁体二生子芳芭。袁芳芭生二子,长子理智,次子理全。这时土地开垦更多了,袁家慢慢成了小康之家。袁学诗也是五十多岁病逝,活着的时候就说死后也要归葬年湾祖茔。死后,子孙们遵从他的意愿,打算把老爷子送回年湾村祖茔安葬。儿孙们抚棺出殡,往西南行至袁阁(今属高寺乡,与秦坡相邻,当时没有村庄)地界时,粗粗的棺绳突然断为挺挺两截,棺材落地。

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哪怕路途再远,棺材不到墓穴前是不能落地的。如果抬棺人少需要休息,要用点棍支撑,或者下面垫上板凳,否则,落了地会被视为不祥之兆。现在棺绳突然断裂,棺材落地,有个孙子说:不好,不会出现什么灾祸吧?另一个孙子说:出什么灾祸,叫我看是老爷子在这里辛辛苦苦耕种了一辈子,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也非常了解这里的一切,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死后也不愿意离开吧。

一件事有两种说法,大家宁愿相信好说法,也不愿意相信那坏说法。于是儿孙们就掘土为茔,把老爷子葬在了这里。为便于经常拜祭,袁学诗这一支的后人就把家从秦坡迁移到了袁阁。这一支后来人丁兴旺,发展成为村庄规模,因为不知何时村边建有一座阁子,就以自己的姓给村子命名为袁阁,至今。袁阁至秦坡也就三四里地。

最新小说: 穿书后爱上傲娇大小姐 绝品狂婿 和影帝互粉那些年 星光的加冕 陛下又把青梅跪 从王者归来 叶锋修罗王大夏 不败医神 超品技师 艳鼎丹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