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文昌宫(1 / 1)

隋唐开始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以后宋元明清各朝都把科举考试看作国家重中之重,县县有都黉学也就是学宫或儒学,凡考上生员(俗称秀才)的均在此学习。

秀才是最低功名,还不能做官,必须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殿试考取进士,才能做官。举人连续三次参加会试不取者,朝廷会举行大挑,大挑一等的也可以做官。科举考试能使平民百姓做官改变命运,然而这是一条太过狭窄的羊肠小路。

那时人们比较迷信,认为上天主管文运的是文昌星和魁星,文昌星主文人穿戴打扮,魁星主金榜题名。他们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关乎着读书人日后的前程大计。为能顺利取得功名,读书人便转向寻求神灵的帮助,不论是县试、府试、院试,还是乡试、会试、殿试之前,他们都要去祭拜文昌星和魁星,以祈求榜上有名。当他们考取之后,又到文昌星和魁星面前还愿,拜谢文昌星和魁星。于是主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昌星和魁星就显得异常明亮了,成了众多学子和文人士大夫真诚拜褐的神灵。

朝廷顺应民意,旨令全国各州府县都建有文昌宫和魁星楼,内供文曲星——民间普遍认为文昌星和魁星都是文曲星,让他们掌管功名利禄。

项城县也不例外,自然要建文昌宫和魁星楼。魁星楼原来在旧县治槐坊店东南角,明宣德三年(1428)槐坊店遭河患,县城迁往今秣陵镇,魁星楼也随之搬迁,建在县城东南角城墙上,始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主持者为知县胡琏。关于魁星楼,本书《城角楼》一文有记述,这里专门介绍一下文昌宫。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六星各有星名,《晋书?天文志》载:“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一曰上将,大将军建威武。二曰次将,尚书正左右。三曰贵相,太常理文绪。四曰司禄、司中,司隶赏功进。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灭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宝。”《宋史?天文志》里也有相同的记载。

文昌星,又称文昌星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下界转世就是蜀人张育。

张育,传说是天帝的儿子,以后不停地转世,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为民造福。周代初年,他化生为张善勋,生在吴会(绍兴的别称)的一户五十多岁尚无子嗣的人家,曾发现过夏禹时铸造的元始天尊金像。秦代时化生为仲弓子长,曾阻止过秦惠王侵吞蜀国。西汉初年,化生为赵王如意,被吕后所杀。晋代化生在梓潼县张家。此后,他还曾化生过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张浚,都位至宰相。

晋太康八年(287)二月初三,张育转世越西(今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张姓人家,出生时祥光缭绕,黄云弥野。二十岁时,母亲长了大恶疮,他亲自为母亲用嘴吸脓,并于半夜自割大腿上的肉煮熟让母亲吃,母亲的病也就痊愈了。因此,成了慈祥孝亲的楷模。后来瘟疫流行,他梦见神仙授给他一本《大洞仙经》及法箓,说可以治邪祛瘟。张育用来为别人治病,果然灵验。后徙居梓潼,在七曲山修道劝善数十年。据说他形象雍容慧颜,常骑着“特”(生得四不像)往来四方,讲学云游,有两个童仆陪伴。

东晋宁康元年(373),前秦天王苻坚派兵攻下了益、梁二州,蜀地归前秦所有。宁康二年,张育自称蜀王,奉东晋正溯,建元黑龙,起兵二万人抵抗前秦军队,苻坚派五万军队讨伐。九月张育战死于绵竹。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今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

梓潼神本来名气并不大,相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途经七曲山,将士皆因水土不服病倒一大批。玄宗十分着急,夜里梦到梓潼神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有感于梓潼神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宋朝皇帝多有敕封,有英显武烈王、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等封号。只有降乩、示梦、镇伏妖魔等作用。

宋代,梓潼神以预卜科举功名甚验,对仕官学人特别有感情,谁从他那里经过就可以当上大官或中状元,无一误者,所以多为读书人所信向。但此时和文昌神还没有关系。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也叫“梓潼帝君”,使他成了专司升降禄籍的神,被世人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

文昌星最初的职司非常广泛,后来有些职司逐渐被别的神取代,而专司文运。人们认为,文昌星明亮,预兆着文运将兴。是影响全国的掌管人间福禄的首屈一指的文教大神。

北宋时,文昌星君还只是保佑四川地区学子考试顺利的神祇。南宋时就成为中国各地学子共同信仰的保佑科举顺利之神祇。不仅梓潼有文昌祠,别的地方也陆续建祠,城市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文昌阁等。一般的学宫也大都建有文昌祠。祠(宫)****文昌帝君塑像,常年敬奉香火供品。除时节之外,科考前学子来祈祷者络绎不绝。

元明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文昌庙。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因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二月初三日是文昌帝君神诞之日,每逢这一天,连皇帝都要派人去祝贺,礼祀活动更为隆重。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明清两朝全国各地均建造文昌宫,神像为长须、慈眉、慧眼,头戴饰玉官帽,身穿覆屐长袍,十足的书生气。几位贴身童仆侍立左右,更衬托出他高贵不凡的气质。宫中墙壁上还粉饰着独占鳌头、蟾宫折桂等种种吉祥图案。

读书人对它的信仰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每当秋试春闱来临,考生都会到文昌庙来拜,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自己能顺利通过考试。甚至连赶路的时候,特别是赶考科举或升官赴任时,如在途中遇有文昌庙、文昌宫,也一定要下马祭祀一番。

项城文昌宫,原来在黉学南面,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户部右侍郎张遇之孙、山东登州府通判张承恩建造,春秋两祭。万历四十八年(1620)知县田唯嘉改建于城东南隅学宫左,长二丈七尺,宽一丈二尺,高三丈,两层,邑人马斯和为之作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顾宗芳倡捐,在其旧址上扩大规模。嘉庆十八年(1813)知县侯蟠山重修。

祝文:神功赫奕,圣德昭明,位分天象,职司台衙,朱衣赤舃,耀于七星,赞元开化,启秀育英,普天钦仰,斯文丕兴,今届仲春(或仲秋),虔荐豆登。

最新小说: 星光的加冕 超品技师 叶锋修罗王大夏 从王者归来 穿书后爱上傲娇大小姐 艳鼎丹仙 不败医神 陛下又把青梅跪 绝品狂婿 和影帝互粉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