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说中,被缅甸人洗劫前的阿瑜陀耶曾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大城府鼎盛时期约有100万人口,城内王宫瑰丽,佛塔如林,商业之繁华更是在东南亚首屈一指。由于阿瑜陀耶城建在三河汇流的一个大岛上,所以水上运输非常发达,来自南方的水产和北方的农产在这里汇集、交易,甚至远自中国的产品也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运来。城中有华人区、葡萄牙人区、日本町等外籍移民区,给这座城市带来繁荣的贸易和异国文化风情。
阿瑜陀耶沦为缅甸的附庸达十五年之久,为控制阿瑜陀耶,缅甸人除留下军队留守阿瑜陀耶城之外,其他一些城市均派有官吏留守。并将缅历即以公元638年为纪元的朱拉.沙卡拉特历(小历)引进暹罗,取代了以公元78年为起算的摩诃.沙卡拉特历(大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缅甸法典亦于此时传入暹罗。
纳黎宣大帝起兵之后重新独立的暹罗,再次打败周边各国,甚至把世仇柬埔寨国王的兄弟索里约波亲王及其眷属和王族其他成员一起俘虏回大城府。
公元1603年,阿瑜陀耶委任被俘的索里约波亲王作为一个藩王回柬埔寨进行统治,柬埔寨正式沦为阿瑜陀耶的附属国。从此,柬埔寨各届国王必须由暹罗国王任命或取得暹罗国王的同意。北大年及霹雳等土邦也在此事向暹罗臣服。
今年是傣历984年,佛历纪元2146年,现任阿瑜陀耶国王是嵩贪王。
他是在一场短暂内战后即位的,抢了他的兄弟位置。在这场宫廷武装冲突中,嵩贪王借助了当地华人雇佣兵、葡萄牙雇佣兵的力量。
当政后的嵩贪王在上代纳黎宣大帝的光环照耀下,显得碌碌无为。暹罗国内实行按爵位等级授田的“萨克迪纳制”,但军功贵族阶层势力很大,阿瑜陀耶王朝从来做不到完全的中央集权,很多时候国王权力要受到这些贵族的牵制。国王之下三个最高官吏:文沙木罕、武沙木罕(文、武首席大臣)和皇库昭披耶(皇家财务部长),分管全国的所有城市,各自向所辖城市征税,控制这些城市的商品生产,以至直接操纵市场,权力极大。
荷兰人是在纳黎宣王时期才来到暹罗的,1601年,有两艘荷兰商船抵达北大年,这是荷兰与暹罗属国发生关系的开始。1608年,荷兰人在阿瑜陀耶城正式设立了商馆,湄南河东岸出现了荷兰人村。不久,附近还建立了一个英国人村,英国势力也进入暹罗了。
五年前的第二次南洋大战后,荷兰人、英国人被中华军从爪哇、苏门答腊、巴厘岛、帝汶、安汶等地赶走,只在暹罗国留下了商馆。这里中华军和中华公司无法用武力驱赶荷兰与英国人,但是可以利用垄断海路贸易的方法在商业上打击他们:中国和葡萄牙人坚持不卖给荷兰人、英国人任何货物,只和暹罗中间商交易荷兰货物,在价格上一抬一压,使得荷兰人、英国人无论买卖什么东西,都几乎没什么利润可言。
在这次长达几年的商业竞争过程中,暹罗人的利益也受到损害。荷兰人乘机鼓动皇库昭披耶对中国人、葡萄牙人加重税收,但是却因国王嵩贪王不同意作罢。这一次南洋大乱又起,荷兰人、英国人及时廉价供应给嵩贪王一批火器弹药,并贿赂皇库昭披耶向国王建言出兵。在国内外的压力下,嵩贪王派人鼓动唆使北大年出兵马六甲。
在战争后期,由于各国商人躲避战火不再来阿瑜陀耶贸易,暹罗贵族和各家王室商人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害。为平息国内各界的不满,嵩贪王不得不答应大臣们的请求,让王室军队出兵北大年。乘此机会,阿瑜陀耶王朝将有机会彻底控制北大年。
此次出兵的统帅是阿瑜陀耶王朝的武沙木罕,王室成员、王叔纳雷,实际上的主将是王室军队的象队统帅帕碧罗昙。
总数50000余的暹罗大军中还有一支200人的宫廷卫队,就是山田长政带领的倭人雇佣兵。在嵩贪王即位的宫廷政变中,他变换角色极其迅速,转变立场将另一方的日本人亲手砍光杀尽,得到了嵩贪王的赏识,成为宫廷卫队副指挥,受封为日本町太守,掌管整个日本町。大城府的日本町也是东南亚仅存的了,其余地方的日本町都被尹峰下令以武力取缔了。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王室军队出兵前,山田长政建议国王查抄中华商馆,清剿华人居住的三浦区以及三宝公寺一带。
国王没有答应,还把自己宫廷卫队中的华人部队派到了华人区,保卫华人的安全。同样的,葡萄牙雇佣兵被派驻葡萄牙村。
……
暹罗大军进军速度很慢,一路上不断汇合各地来的援军,还以国王名义征召马来半岛北部各邦国出兵。这些邦国包括北大年,名义上都是暹罗的属国。
一个月之后,等到达吉兰丹河边时,暹罗大军包括其同盟属国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七万五千人。
暹罗军前锋是骑兵,这些骑兵人数不过800人,由王室军的一名“万”级将官指挥(暹罗古代将级官衔)。他们最先到达吉兰丹河边,首先遭遇的是中华军马六甲守备团炮营的炮击。虽然无人伤亡,但是他们被吓了一跳:对方的大炮居然能打得这么远,隔了好几里地也能打到这里。
暹罗王军骑兵先锋退入丛林,这时那些仆从盟军开始到达河边。
军纪混乱的马来半岛北部邦国军队在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纷乱地出现在吉兰丹河北岸。
郑芝龙刚刚送走吉兰丹首相,炮兵的大炮就开火示警了。他急忙返回到河岸边,挑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堤岸观察敌情。这时天色已经昏暗,那些乱哄哄的人影似乎正在向河边冲来。正在布置河边阵地的炮营营长快步跑来,兴奋地说:“禀报郑总管,距离一里半,在我们所有火炮射击范围内,集火射击吗?”
郑芝龙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摇摇头道:“不用了,别把他们吓坏了。这不是暹罗王军,是那些杂牌土邦军,打他们没意思,浪费弹药。注意,别让他们接近河水就行,一旦接近,用霰弹轰击。
在吉兰丹河南岸的中华军马六甲守备团主力3000人,华人民兵3000余人,麦德留下的台湾舰队陆战队五个哨队600人,总计拥有三磅野战炮、六磅野战炮各二十门,青铜攻城炮(发射30斤金属弹丸)三门,臼炮轰天雷五门,重型臼炮震天雷两门。作为团级守备部队,这样的大炮火力是超编的,不过这是尹峰特批的编制,这是中华军以后向印度洋发展的基础。
当夜,台湾舰队从海上为郑芝龙带来了各型霹雳火箭两千多枚。这让郑芝龙很高兴,连夜将霹雳火箭搬运到了淡门眼炮兵阵地上。他亲自督运这批火箭,对炮营营长说:“明天天亮以前,这些火箭都得上架子,做好一切准备。我估计想要对付暹罗的象兵,就得靠这些霹雳火了。”
炮营营长抹了把汗,笑着说:“这些大象身体虽大,可胆子很小。我们守马六甲城时,冲着这些战象一开炮,它们转身就跑,把后面的自家人踩死无数……”
郑芝龙摇摇头:“莫要轻敌,亚齐军也好、柔佛土邦也好,都不是象战行家,其拥有的战象也不算多。而暹罗国军队,专门以战象为马,每逢战事必定出动战象。我中华军还没有和大规模战象作战过,明日之战将是我军与战象的第一仗,务必要小心。”
……
第二天一早,晨雾刚刚由河边散开,亲卫队长叫醒了和衣而卧在炮营阵地里的郑芝龙。
“中校大人,快看对岸,大象!”
虽然对大规模象战有心理准备,郑芝龙还是被自己看到的情形镇住了。
中华军在爪哇岛上和马达兰国的象军有过战斗,那只是对付十几头战象而已。而现在在吉兰丹河北岸,距离河岸一里半的田野上,300头如同远古蛮荒怪物一般的战象排成三列。整整一里长的战线上全是战象的身影,高大的象背上驮着战楼,各式暹罗王军的战旗飘扬如同在会移动的城墙上。
象军的机动性差,所以暹罗军在路上走了一个月才来到吉兰丹河边。不过,几百头战象排开阵列,缓缓地向前移动,这种景象还是很震撼人心的。战象的威力就在于攻击力和防护力强,非常适合正面推进。而现在,暹罗王军的象军,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像是一堵堵移动的城墙一般缓缓前进,大地为之震颤不已。
看到它们那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鼻子,中华军的军官士兵以及民兵们都明了了一件事:吉兰丹河浅浅的河水,完全无法阻挡这群大象。
郑芝龙拿着望远镜使劲向河对岸看去。在他身后,刚刚从马六甲城赶来的张魏、炮营营长、骑兵哨哨长,还有新任民兵指挥-新任军情部南洋主管麦家等几人都踮着脚尖在观看对岸情况。
郑芝龙对麦家当日的态度还是耿耿于怀,当然,不会在面上表露。他把望远镜递给麦家:“瞧瞧对岸情形,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麦家接过望远镜,略略一看,将望远镜还给郑芝龙,神情认真地说:“前驱象阵分作三排,应该是暹罗王军象队统帅帕碧罗昙亲领,我见到他的将旗了。暹罗军步军主力在象阵左翼,全军主帅应该在此—我看到暹罗王旗了。右翼步军应该由各土邦联军及暹罗王军组成。我看不到骑兵,大约是在象阵之后。”
郑芝龙苦笑道:“看来暹罗军确实对象战有经验,象阵之后没有布置步军,两翼步军距离象阵也很远,即使那些大象受惊后狂奔,也不会踩着自己人。”
麦家点头道:“特种营情报中说,暹罗王军由大城府出发时,出动战象有四百头以上,看来他们没有全部出动。”
郑芝龙道:“无论出动多少,都是个大麻烦。大家看到了吗?暹罗战象皆有眼罩,背上的战楼托驮有佛郎机一类的火器,……”
炮营营长皱着眉头接着道:“这就是说,这些战象久经训练,不惧火器的声响。紧急之时,还可以让象奴放下眼罩,使得大象不易受惊。”
郑芝龙拍拍他的肩头:“得把你的吃饭家伙全搬出来了,我就不信,这大畜生毕竟是畜生,天雷地火一起来,还能对付不了它们。张大哥,你去步军阵地,告诉弟兄们准备手雷,让掷弹手全部站到第一排去。麦主管,在象阵败退后,你指挥民兵首先渡河。”
麦家毫无犹豫,举手敬礼而去。张魏敬礼后,迟疑片刻,看着麦家走远,这才犹疑地问:“让民兵打头阵,合适吗?麦家只是军情部的人,临时兼任民兵指挥,他会打仗吗?”
郑芝龙冷笑:“我看过他的案卷,他是军校第六期学员,步军系的。不知道怎么会成为军法官的。既然在步军系学习过,总该会打仗的。那些民兵冲第一阵,就是要让对岸的人继续打下去。”
张魏不理解,但是看郑芝龙的表情,明显是不愿再说什么了,只好敬礼之后转身走了。
“还有一里!象阵已接近一里!”在炮兵阵地望楼上的瞭望手高喊起来。战象已经进入中华军所有的各种火炮射程之内了。
郑芝龙对炮营营长点点头,营长敬礼后立刻下令:“调整火箭支架,点燃火箭引信,十发连射。”
大地的震动更加明显,河对岸巨大的活动城墙已经非常清晰地展现在中华军将士眼前。
战象以黑色、灰色为主,各个摆动鼻子,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叫,似乎是在向中国人示威。
河另一边的所有中国人,无论正规中华军士兵还是民兵,都屏住了呼吸,等着那第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