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长篇小说)《明月边城双面人》
第十二章古城春晓(18)
续写桥头柳原著古龙
第一个“半月”过去,孙厚孜没有回来;第二个“半月”过去,孙厚孜还是没有回来;第三个半月过去,孙厚孜回来了。
阿达和阿肖争先恐后向孙厚孜报告。
孙厚孜说,一个个来,阿达你先说!
阿达说,在30人的人堆里,挑选了10个,男女各半。
孙厚孜说,超标!多余那两个人能打鬼子不?
阿达:能!
孙厚孜:好吧,超标这2人的开销可以列入计划!把花名册交给阿箃!
阿达:是!
孙厚孜:阿肖,该你了!
阿肖:男女各半,招了十个,能打鬼子!这是花名册!
孙厚孜:鬼子还没见着,怎么知道能打鬼子?你是想要我把超标二人的开销也列入计划吧?
阿肖:爽哥英明!
孙厚孜:英明你个耗子头!阿箃!
阿箃:到!
孙厚孜:我有事去,你和阿达、阿肖商量,办好三件事:一,人员来路,年龄、特长、嗜好;二,制定纪律;三,明天练兵的去处!
是夜,孙厚孜暗中观察了阿达和阿肖招来的人马,悄悄离开他们集体的住处,找到石蛋,背起电台上马,离开了潼关。
第二天清早,阿箃、阿达、阿肖招呼新入伙的十男十女吃过早饭,上了临时改装的三辆马车……
十男十女七嘴八舌问阿达和阿肖:去哪呀?
阿达、阿肖有意岔开话题:阿箃,问你呢!
阿箃:风陵渡!
黄昏,阿箃、阿达、阿肖一行23人,抵达风陵渡孙厚孜原来安排好的宿营地“风后里”。这原本是个子虚乌有的地名,是孙厚孜和阿箃中条山行临时决定的代号,地图上根本找不到。
“风后里”离集镇有两个时辰的路程,是个荒无人烟的山林,从遗留的颓垣断壁破茅寮看,原来住有三户人家,已经不知去向,至少两年前就离开这里了。轮到这23人在这儿安营扎寨,这支未来的抗日队伍就叫“风后抗日除奸队”。
阿箃按照孙厚孜的既定方针,告知阿达、阿肖,动员自己招来的人马,在三户人家颓垣断壁的基础上盖草房,两人住一间房,男女分居,落实“制定纪律”和“练兵”两件事。
三天以后,带来的米、面、“干荤”食品罄尽,阿箃、阿达、阿肖宣布:不许进镇上街买吃的,纪律规定的条条框框继续学,兵照样练,一日三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于是,有的吃野菜,有的吃野果,而叫“神弓”的哑巴女则用弹弓打野味,天上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兔都成了她的猎物。
哑巴“神弓女”很大方,打来的野味都与大家共享,大家都很爱戴她。由是,引出实弹射击不打靶子而打野味……
半月过去,不少人闹着要去风陵渡集镇看看“花花世界”,阿达和阿肖拦不住,都来找阿箃:为什么不许上街?
阿箃振振有词:为了打鬼子!你去了能保证回来吗?
多数人不吭声了,唯独叫单笃行的愣头青拍胸口说:能!
接着,叫芮姑的靓女也说:风陵渡现在没有鬼子,保证能回!
阿箃说:“风后抗日除奸队”第四条规定:不许单独行动!
单笃行说:我和芮姑是两个人,不在单独行动之列!
阿箃说,阿达,阿肖,你俩分别是“风后抗日除奸队”一分队和二分队的分队长,有4小时准假权,你俩看着办吧!
阿达和阿肖商量片刻,分别问单笃行和芮姑:骑我的马去,一个时辰够不够?
单笃行和芮姑异口同声说:足够了!
阿达和阿肖分别对单笃行和芮姑说:快去快回!
一个时辰过去,单笃行和芮姑没回,他俩骑去的马却自己回来了。阿达和阿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问阿箃咋办?
阿箃说,你们自己准的假,想咋办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