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元熙公主,映弦疾步沿原路向景阳斋门口走去,悬着的心却只放了一半下来。阳光仿佛化成万把金刀扎向自己的身躯,道路两旁的树叶被风一吹沙沙作响,似乎也是在齐声质问:商映弦,你究竟是在为谁效力?你这么做,怎么对得起文嗣公主?如此魂不守舍地走着,却在景阳斋门口跟人撞了一个满怀。那人“哎唷”一声,映弦定睛一看,竟是三公主司徒沁。连忙施礼道歉。
司徒沁扶起映弦,说道:“映弦姐姐,真巧,我也是来找我姐姐的。怎么,你跟她见了面了?”
“是,大公主就在寝阁。三公主去那里找她便是。”
司徒沁一眼注意到映弦手里拿着的东西,惊疑不定地问道:“我姐姐把百鸟裙送给你了?”
映弦只好回答“是”。司徒沁脸上顿显妒色,说道:“姐姐还真是看重你啊。”那样娇滴滴却又酸溜溜的声音,便像是一朵淋了醋的玫瑰花在风中旋曳。
映弦无言以对,正打算告辞,却听司徒沁嘻嘻一笑,问道:“对了,映弦姐姐今年多大了?”
“很快便满二十岁。”
“二十……”司徒沁神秘地说道:“你知道么,袁妃娘娘也差不多是二十岁进的宫。”
映弦“哦”了一声,心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司徒沁又道:“你看,入宫做了娘娘,荣华富贵便是唾手而得。所以天下的女子啊,没有哪一个不想进宫服侍我父皇。怎么,映弦姐姐就从来没考虑过?”
映弦忙说道:“没有没有,公主可别误会。”
“如果你真有这个想法,别不好意思,告诉我。我向父皇随便那么提几句,就成了。”司徒沁胸有成竹地说道。
映弦哭笑不得:“映弦绝无此念,三公主切莫猜度。“心里却说:你自然是在皇宫里娇生惯养、锦衣玉食,便以为入宫就是好事。又怎么可能体会普通女子一入宫门深似海的痛苦。
司徒沁一脸遗憾:“既然如此,就当我没说过好了。”
映弦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公主,另有一事我倒是十分好奇,不知该不该问。”
“映弦姐姐但问无妨。”
“就是大公主……大公主脸上的伤痕……究竟是怎么回事?”
司徒沁脸色顿时黯淡下来,叹道:“这件事……你怎么不回去问问二皇姐呢?这是她母亲沈慧妃当年不小心犯下的大错。难得我姐姐这么大度,居然从不因为此事跟二皇姐与皇兄过不去。甚至还说这只是其母无心之失,怪不得他二人。唉,普天之下,如此宽宏大量的女子我可从未见过。若是换在我身上,此恨不销,可就寝食难安、枉自为人了。”
她说完此话,便与映弦告别,临走时又瞅了一眼百鸟裙。映弦呆呆地目送司徒沁沐着金光走进景阳斋,一时百感交集。
.
回到公主府,映弦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百鸟裙藏好。走出屋子见粉影一晃,却是蕙衣,穿着一身海天霞色的襦裙,白裙中透出淡淡红晕,十分雅艳。便将她召来问询大公主脸上的伤痕。蕙衣奇道:“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件事来了?你去宫里见大公主了?”
映弦便说:“偶然记起大公主的相貌,却忘了脸上伤疤的缘由。你可还记得?”
蕙衣柳眉一挑,道:“怎么个不记得?唉,要说这事还真得怪慧妃娘娘。”
“难道……这是慧妃弄伤的?”
蕙衣侃侃而谈,好像她当时就在现场:“听说这还是皇上出宫南巡时的事。当时皇上为了解闷,便带了慧妃跟大公主、二公主一起上路。不想途中发生变故,似乎是因为慧妃的疏忽,大公主的脸被烛火砸中,当时伤得也不是那么厉害。但慧妃为了不被皇上责骂,连御医也不叫,只偷偷一个人带着大公主找了个民间郎中救治,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谁知……”
“怎么?”
“那郎中却是个害人的庸医,不知用了什么药物和手法,乱治一通,便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御医看到以后,也说晚了。”
映弦惊呼一声:“那英贞皇后岂不恨死慧妃了?大公主本人呢?”
“皇后自然是心疼女儿容颜受损。倒是大公主,当时也就七八岁吧,长大后却绝口不提此事,也并没有因此而忌恨二公主和信王。这一点,宫里上上下下都是佩服的。”
这倒是跟三公主所言一致。映弦心想。只是这沈慧妃,虽说不是故意,心里面怕也不好受吧。又问道:“那皇上责怪慧妃娘娘了吗?”
蕙衣说道:“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不甘妄论贵人事非。据我后来听说,皇上表面上并没有加以严责,只是……唉,这事发生后差不多一年,慧妃娘娘便病逝了。走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想来进宫时间久了,心里也是藏了许多的忧闷与不甘。至于跟大公主脸伤有没有直接关系……却不得而知。”
映弦微蹙双眉,问道:“那你觉得皇上是什么样的人?”
蕙衣却愣住了:“皇上?我可不知,也不敢乱讲啊。”她环视四周,放低声音道:“倒是听别人说过,皇上跟二公主有一个地方很相似。”
“是什么?”
“就是有什么感情、什么想法,总是埋在心里,很少写在脸上,让人很难看出端倪。”
映弦闻言点了点头,暗忖:君王深藏不露,给人畏惧之情,也是树立权威的一种方式。原来……永瑞皇帝是这么做的。心念一动:也难怪他不喜欢信王了。
*****
无论皇帝如何看待司徒曦,却仍是在其二十岁生日那天召其回宫,训示、嘱寄一番,末了赐给司徒曦一套紫毫花鸟纹青玉笔、云来宫阙松烟墨、碧云春树笺、明月松石纹澄泥砚和一套二十本的《少微通鉴节要》。司徒曦回到信王府后又举办了一场寿筵。次日映弦练剑时听纪凌荒说,昨晚王府张灯结彩,来贺官员络绎不绝,光是寿礼便摆了一桌。映弦心道:不管怎么样,信王被立为太子的可能也还是有的,这些朝中大员少不得要来巴结。又想到一事,便问:“殿下今年二十岁,依《礼记》是不是应该行冠礼?”纪凌荒答道:“寻常人家普遍如此,但王公诸侯,冠礼要早一些。殿下十五岁时便已行过了。”
六月二十日傍晚,司徒曦却跟纪凌荒一起来到文嗣公主府,说是要给映弦过生日。映弦刚与映雪同去父母的衣冠冢祭拜,回来后心情是沉重而伤感。这下多了份惊喜,心想:这纪公子白天怎么不告诉我?跟二人打过招呼后,却见司徒曦将手中画轴递给自己,问道:“这是给你的礼物,我自己画的,你看看,可还喜欢?”
映弦展卷一看,乃是一幅工笔美人图。图上女子正临窗坐于一艘画舫中,娥眉淡扫,樱唇微嫣,凝望一江碧水,娟妙倩秀,不是自己又是谁?而此情此景,描摹的正是端午那日与司徒曦同舟共游。画上题一联:江声犹缱绻,月影自幽芳。一瞬间,映弦听到心脏咚咚咚地敲起响鼓:难得殿下竟然如此有心,将我惟妙惟肖地给画了下来。欣喜感动之余,一面道谢一面却下意识地瞥了瞥纪凌荒——此人一脸呆漠立于一旁,跟个木偶差不了多少。
由于司徒素的嘱咐,晚膳极是丰盛。一干人围坐在桌旁,谈笑风生,连司徒素也露出了少见的笑容。席间司徒曦提出进行“藏钩”之戏,见无人反对,便将公主府闲着的下人召来,分为两队。司徒素、映弦、兰裳、晴烟、小宁子一队,司徒曦、纪凌荒、蕙衣、馨亭、小玄子一队。游戏规则是一队中的一人将玉钩藏于掌中,然后另一队猜玉钩是在谁的哪只手掌里。猜中计为一分,被猜中或猜不中都罚酒一杯。得分高者为胜者。
红烛高烧,融融如春,屋子里飘满了芳冽的酒香。数轮过去,司徒素猜中了小玄子,馨亭猜中了晴烟,而司徒曦猜中了兰裳。这次轮到司徒曦一队藏钩,司徒素一队猜。对方准备好后,映弦一一瞧去,见纪凌荒一改适才的木然,表情甚为奇怪,心说:不是你才怪呢。但是该是哪只手呢?对了,练剑之人右手有随时拔剑的习惯,那玉钩多半在左掌中。便眨眨眼睛道:“请纪大人将左掌摊开看看。”
纪凌荒闻言一呆,不情愿地将左手伸出。一摊开,只见一枚玲珑玉钩卧于掌心发着温润的光芒。映弦不由偷笑。司徒曦埋怨道:“你怎么这么容易就被猜中了。”纪凌荒苦笑着说:“我实在是玩不来这样的游戏。”一旁侍酒的小桂子赶紧将酒斟满,纪凌荒便一饮而尽,却又鬼使神差地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刚喝了一半,觉得不对劲,放下酒杯沉默不语。
这边小尹子过来添了些灯油,屋子又亮堂了几分。映弦觉得有点口干,便吩咐晴烟道:“你去将那边桌上的的李子拿过来给大家吃。”晴烟点头离席,很快拿了一盘澄黄的梨过来,映弦诧异道:“你怎么拿梨?”
晴烟道:“不是姑娘说的梨么?”
映弦道:“咳,我说的李子,哪里说的……“心里一个咯噔,话音戛然而止。
只因就在这一刹那,她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在栖秀山上看到的一幕——两个黑衣汉子一边埋尸一边说什么韩公公、李大人。而元熙公主给自己的名单上那个于永瑞十九年三月失踪的官员叫做……黎铸。
难道……当时他们说的不是李大人,而是黎大人?是我自己听错了?难道那具男尸便是……?这样看来,得尽快从黎铸着手开始调查才行。而这栖秀山怕也是得再去一趟了。
主意已定,她在脸上调回了笑容,说道:“梨就梨吧。吃梨可以润嗓。喏,大家来分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