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
真心喜欢的话,请收藏、投票、评论哦!
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被什忻大哥送回来的江南绣娘,名叫缎儿。最多也就十三、四岁光景,那手绣活儿真是灵巧!再难的花样儿,到了她的手里,不出两天就能绣得活灵活现,有模有样。
我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喜鹊和香坛回来后,也被缎儿的手艺深深折服,成天得围在她身边,跟她学手艺。
在一众人等的指导下,我勉强学会缝个抽口包裹,或是给手绢缝个边儿、绣个字什么的。
姐姐见我终于长了些手艺,欢喜得什么似得,待缎儿更是好。
---*(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转眼间,大年三十就在眼前了。九府里开始四处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准备迎接新年。
畅春园边上的九王别府,虽然平时不怎么用,可怎么说,也是九爷名下的一处产业。姐姐再不想去,也要在年底去那儿走个过场,打赏那里的下人一番。
姐姐本来不想带我去的,出于好奇,我还是跟着去了。
别府里,九王爷的那两个待妾,一个挺着七八个月的大肚子;另一个,上次小产后还没有歇好。这两人来见姐姐,都是一副娇弱无力的病西施样子。
姐姐见她们这个样子,也不用她们行礼了,随便说了两句节气话儿,又赏了她们些东西,请人送她们回房休息。
我回想起这两人在宜妃那儿对姐姐的诋毁和对我的嘲笑,就不想给她们好脸色看。不过她们两人并不在乎我对她们是什么态度。
哎!天知道九王爷在她们两人面前,是怎么说我的……,我也只好罢了!
---*(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别院里人不多,用得下人却也不少。趁着姐姐忙着在那儿一拨儿接着一拨儿得慰问下人,分发年礼,我悄身告退,带着喜鹊、香坛她们出去院子里逛逛。
九府的别府不大,绿化倒是做得很好。虽然如今还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白雪纷飞得。可是,别院里居然梅香松翠,水仙飘香。还有些地方种着些果树,树上还结着不少水灵灵得果子呢!
我们转了一圈,忍不住手痒,和喜鹊她们把院里的果子搜刮了不少。
可能是这里靠近茶间厨房,温度适宜。树上不单结有脆甜的小苹果,还有些山里红。
小苹果很是香甜,光拿清水洗洗就能直接吃,毕竟古代的农产品没有残留农药问题的啊。至于山里红么,这么直接吃就酸牙了,我们才咬了一两口,就决定不再虐待舌头。
喜鹊原想就这么丢了算了。可看着好不容易才摘下得水灵果子,一时间,我们三人又都舍不得。
最后,还是香坛提议:“既然费了好些力气,摘了这么些的,还是拿回去吧!冬天里也没什么时鲜的花儿能摘来插瓶子,放些果子在屋里看看也好啊!”
这个主意不错,于是,那些果子就被我们拿了回来,成为屋里的摆设。
放了几天,那一大盆果子里,个头小得很快就都焉了。不知怎得,我居然想起了四王爷几次三番地说过,不该糟蹋东西。于是,一时兴起,让人拿了这些果子加了糖豆沙,做成羊羹来吃。没想到,一大盘果子,居然作出了更大一盆得羊羹。酸酸甜甜,倒是可口。把我们都吃撑了。
---*(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这个新年过得冷清,却也忙碌。
九王爷没能来得及赶回京城过年,姐姐和我一起带着几个小儿女去宫里赴宴。太后很给姐姐面子,可是宜妃却一心想着别院里即将出世的小婴儿。好像姐姐虐待了她的“好媳妇”、“准孙子”一样。
回到九府,见姐姐打发人问别院的产娘和稳婆找得怎么样。我在宫筵上对两个待妾憋了一肚子怨气,这下,我更是悄悄打发何玉柱,让他去别院里打听,看两个待妾平日里都嘀咕些什么话,吃用些什么东西。
何玉柱听了,有些为难的挠了挠脑袋,对我说道:“这……,年里的赏赐也都给了,吉利话儿也都对她们说过了,这会子冷不丁得过去,是不是有些唐突?”
我看看何玉柱,心想:你是过节了,懒得动弹,想多要些红包吧。于是,就赏了张银票给他,又拿了碟子羊羹并着两个荷包,只说是赏给她们吃用的。
这下子,何玉柱才又满脸堆着笑得,跑去别院办差去了。
小半日后,何玉柱他又满脸堆笑得跑了回来。对我说道:“别院的那两个小主儿都谢姑娘想着她们呢。她们二人都盼着九王爷能早些回来。至于吃用么,毕竟也是要养身子的人,吃用上也不敢委屈了她们,都和福晋得差不多,姑娘不用担心!”
我听了这话,只觉得自己何苦白花了银子,去买些不想听见得消息回来呢。只好叹口气,自认倒霉。又连忙嘱咐何玉柱不要让姐姐知道这些。
何玉柱满脸高兴得答应下了。
---*(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在这新的一年里,康熙皇帝颁布的第一条旨意,居然是正月过后,要给皇太后举办隆重得七十岁“千秋大寿”!
哇赛~!“天子一言,天下唯尊”!
一下子,京城里各处都热闹起来了!接连好几天,驿站天天派出快马,把这个消息往各个地方送去。我坐在屋子里都仿佛能听到喧闹不止的马蹄声“踢踏踢踏”得呼啸而过。
姐姐一边忙着收拾要给我带进宫去的行李;一边赶紧找人给九王爷送消息,催着他快些回来,好给太后祝寿。
九王爷回信来说: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让姐姐先去准备寿礼。
这下可把姐姐乐坏了,整天像个百灵鸟儿一样,叽叽喳喳得、里里外外飞来飞去,指点下人们收拾这里,倒腾那里。就怕府里边哪儿弄得不周到。
我看在眼里,叹在心里,心想:看来姐姐虽然把心腹大丫头也送去九爷身边,可毕竟还是盼着他能早些回来的。也罢,心中有爱的女人毕竟还是幸福的。还是让姐姐继续幸福个十来年吧!反正我已经说了好几次了,她不听我的,根本做不到对九爷不闻不问,我有什么办法。哎!谁让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呢!我还是自己给姐姐多存些钱财,留作后路算了。
---*(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离开元宵节只剩下几天工夫了,可九爷还没回来,一个洋人却先进了九王府来,说是要找姐姐请安说话。
一听说有洋人要进来,内院里的人们各个兴趣十足,伸长了脖子都想要看看洋人长得什么样子。院子里藏在柱子后头、假山边上偷看的就不用说了。正堂的屏风和帘子后头,能藏人的地方都藏了人了。实在藏不住的,就拿个茶盘子,灰掸子什么的,站在姐姐和我的身后,假装是在那儿当差的。
好一会儿,那个人洋人终于被带了进来。
他明明是个高鼻子,黄卷头发得外国人,却有个中文名字,叫穆敬远。中文说得也非常好。原来,他也是九王爷的幕僚之一,只是从前府里有秦道然当差,所以他这个外国人一直很少进来内院给姐姐请安。
这次他本是和九王爷一起去蒙古送灵的,可是出了关后,一来,是自己身子不适宜;二来么,蒙古那儿的人见不惯这样的“黄毛鬼”。于是,九王爷就借着“西历洋节”快到了的说法,先打发这位穆敬远先生回京城欢度他们洋人的“元旦节”了。
这位穆敬远先生在城外的小洋庙里过完了洋节,又带了些“洋尼姑”们自己做的点心来呈献给姐姐。他打听到九王爷还没回来府里,就给姐姐说了些九王爷路上的情况后,先告辞出去,回到外头幕僚住的院子里歇息去了。
姐姐对那位穆敬远很是客气,赏了他不少年礼。可等他终于告辞出去后,姐姐忍不住捂嘴笑起来,说道:“这个人怎么看,都像是从来没晒过太阳的女孩子似得,白得像在脸上擦了层香粉!”
姐姐这么一说,那些躲在屏风帘子后门偷看“西洋镜”的小丫头、大嬷嬷们也都一起笑了出来。有些得脸的,还七嘴八舌得说——
“不知道那些洋女子们,是不是也一个个得都像他这么白净!”
“要是真也这么白净,那可能少用不少香粉哦!”
“哈哈,倒是省了银子了!”
“不过,那洋人身上一股子肉味儿,是不是洋庙里都能吃肉啊!”
“听说,他们洋庙里不光让吃肉,还让喝血呢!”
“真的么?不会是真的吧!”
“真的!千真万确!还有人亲眼见过呢!!”
“对对,我也听说了,说是放在透亮的大圆球里,血红血红得,还直晃荡!啊呀,那种样子可吓人了!”
“啊呀呀!那个,那个,不会是人血吧……!”
“……”
这下子,她们是越说越不象话了!终于惹怒了姐姐,把她们数落了一番后,都散了出去
我坐在那儿,一边悠闲自得的打开穆敬远送来的点心盒子,品尝奶油味十足的曲奇饼干,一边在心里嘀咕着——
“那个怎么可能是人血呢!只怕是那些老外们用高脚玻璃杯装了红葡萄酒,在他们的‘教堂’里喝吧!看把这么些人给吓的!哎~!真是的!就算没见过世面,也不能这么瞎说啊!弄得新年里都人心惶惶的。干脆~!以后我弄点红葡萄酒来,给她们见见洋世面吧。”
姐姐见我不声不响得,一块接着一块大嚼曲奇饼干,就也拿了一块来尝尝鲜。不过,这饼干不太合姐姐口味。她只吃了一块饼干,却喝了两大杯茶,连我的那杯都没有放过。最后,这些曲奇饼干就都归我了!
哈哈!不错~!新年行大运,赚到了!
本来我还犯愁,太后千秋不知道送什么好,现在这些饼干能派上用处了!太后喜欢喝奶茶,这曲奇饼干和奶茶可是绝配呢!
---------------
南海和菲律宾闹起来了?怎么这里都不报道?
谁是谁非?谁是谁非??
如果是中国不好,日本早就叫唤了吧!
现在这里没有报道,那么……
求票!求收藏!求打赏!各种求……!!
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此文发于,请勿转发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