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人物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绝世仙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鬼焉了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鬼焉了悟(1 / 1)

捡到了她的那一户人家,家中原本就很是贫苦。当时洪水泛滥,田地之中颗粒无收,那一户人家家中的生计就越发的艰难。那一户人家家中本就有自己的子女要抚养,有家中的老人要照顾,已经无力去收养一个在河边捡到的女孩儿。所以,那一户人家就将当时年纪还十分小的女孩儿卖给了人贩子。

后来,和许多悲剧故事中一样的,小女孩儿被人贩子带到外地比较繁华的城镇之中,卖给了青楼楚馆。女子就此沦落风尘。十多年后,女子在一个春风和暖的晴日里去城郊的桃林看桃花,遇到了当地也来到城郊看桃花的一位书生这书生,就是故事中那一个被挖了心的小道士的前世。

女子对书生一见钟情,芳心暗许。书生从此三不五时去到城郊桃花林下,与女子相会。后来,书生与女子的事情被书生家中知晓。书生的家中虽然清贫,却也是几代书香门第,书生的父亲还是当地私塾里的一位教书先生。书生家中查探清楚了女子的身份,自然是不能允许自己家中的子弟与风尘女子过从甚密。书生的父亲就很严厉地训诫了书生一番,又罚他跪了一夜的宗祠。而后,把书生锁在家里,由书生的母亲和祖母一起看管着,不许书生出门,只让他在家中专心读书,要让他在几个月后就进京赶考。

后来,书生也就收了这份风花雪月的心思,在几个月后与堂兄一起进京赶考。书生倒不愧是几代书香世家的门第,到底有几分才气。待到放榜之日一看,也考了一个二甲出身。在凡间人世之中,二甲出身,已经预示着一个光明的官途。若是不出意外,二甲出身的读书人一般都可以留在京中为官,或是放到地方上担任实职。在人间来说,就是前路可期,前程似锦。

果然,过了殿试,书生与许多获得了二甲出身的读书人一样,在翰林院担任了一个清贵文职。要知道在当时的人间,翰林院中的文职虽然手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翰林院却无疑是通往内阁、成为一代宰辅的必经之路。这翰林院文职,正是“既清且贵”,最为天下的读书人所称道的职位,可以说是科举考试之中获得了二甲出身的人最为得意的去处了。

书生当时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少年得意,最是风流。

而另一边,那原本对书生情根深种的风尘女子,竟是个极为痴心的人若是换了一般的风尘女子,知道了心上的书生已经赴京赶考、奔自己的前程去了,往往也就因为自己沦落风尘而自惭形秽,断了这样一份本就不该有的情念。可是,这一位风尘女子,许是自幼几经流离的缘故,心性竟是十分坚毅。在苦等书生好几个月之后,女子经过多方打探,终于知道书生是进京赶考去了。于是女子拿出了自己这些年来的全部积蓄,将自己的卖身契赎了回来。又历经艰难险阻,才跟随着书生的脚步来到了京城。

因为女子在为自己赎身的时候就已经用尽了几乎全部的积蓄,所以这一路来到京城,也是吃了许多苦。等到女子终于进了京城大门,已经是风尘仆仆、疲惫而又狼狈。可是,在京城中终于见到了心中的那个站在桃花林下、眉目宛然的书生的时候,女子却终究是失望了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白天,时已过正午,却还未近黄昏。女子在天子脚下、京师重地那繁华热闹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见到了那个在她心中一直定格在桃花林下对着自己温言浅笑的书生。书生骑在一匹骏马之上,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书生整个人正是春风满面、容光焕发,却是穿着一身大红的长衣

那是新郎官才会穿的,大红色的宽袍广袖

一个自幼流离失所、沦落风尘的女子,在被情郎抛弃之后,仍旧不放弃心中的那份感情,用尽了自己这些年的积蓄来赎身,又历经了艰难险阻,一路寻到了京城见到的,却竟然是心上人一身红衣、正迎娶新娘子过门的景象

女子一时悲愤交加,与之前一路来到京城所经历的劳累、困苦一起,生生引发了心疾。

书生一身红衣,骑着骏马、迎娶新娘向自己的府邸中而去,在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之中缓缓向前行去。而女子就站在人群之中,望着书生渐行渐远的背影,手捧着心口,泣血而亡

后来的事,就不言自明了。女子心中愤恨幽怨,并未能顺利入地府投胎,就流落在人间,成为了一个孤魂野鬼。而书生在若干年后轮回转世,成为了崂山上的那个小道士。

当年的女子已经化作了一个美艳的女鬼。她会出现在崂山之下的那个小山村,正是感应到了书生轮回转世、成为了崂山上的一个小道士,而又苦于崂山之上有着许多法力高强的道士汇聚于此、不敢擅闯,才特意来到山下的小山村中惊扰村民,故意引出了书生转世而成的小道士来到山村之中,又用摄魂勾住了他的魂魄。

待到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书生转世而成的小道士已经被耗散得几乎油尽灯枯。这时候,崂山之上因为有了一个即将去世的人,阴气见涨,阳气被抑制。那美艳的女鬼就等到了夜半时分崂山之上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这一小段时间,终于来到了崂山之上,将已经几近油尽灯枯的小道士的胸膛剖开,挖出了那一颗他在前世欠了她的心,生生吞了下去。

原本那美艳的女鬼得了这一颗心,也就了断了前世的恩怨纠缠、爱恨情仇,是终于可以进入地府、得以轮回转世了的。可是崂山上那一位由书生转世而成的小道士的师父与师伯、师叔们,都是道法高强的修道之人,又岂肯就此放了这杀害了自己后辈弟子的女鬼去轮回转世他们即便已经听女鬼讲述了事情的因由,却还是执意要作法将这女子的魂魄消散,要让她灰飞烟灭

就在道士们即将施法的千钧一刻之际,崂山道门的掌门人、那一位由书生转世而成的小道士的师祖,前来阻止了他们。

老道长须发皆白,然而鹤发童颜,已经隐有散仙的飒然之风,很是慈悲地对着满场中自己的徒子徒孙们讲:“万事有因方有果。这女鬼与书生前世的孽缘,才造就了今日她挖食人心的恶果。如今这一场情债已还,已经是完了这一场情劫。我们不该多造杀孽,理应放了这女鬼去地府投胎转世才是。”

这一个很长的,关于鬼界、道界与人界的故事,到这里就已经讲完了。小灰当时听着这一个故事,想着这四海八荒、九州大陆,六界之中的芸芸众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故事。有多少人情根深种又有多少人反目成仇

彼时小灰尚且年幼,不识情为何物。

如今小灰再回想起这个故事,却只是心中似有所悟姻缘自有定数,似乎并不是一句空乏的话语,而是当真冥冥中自有安排,是爱是恨,是聚是散,都总不过是一个“情”字在心间,一个“命”字在决断罢了,造化弄人,风月总关情

本应该是逍遥自在于九天之上的仙也好,本应该是清心寡欲的道也好,本应该是各怀诡秘的妖也好,本应该是森冷无情的鬼也好,竟都有那般爱恨痴缠、悱恻入心的动人故事流传了下来,更遑论原本就是滚滚红尘、万丈风月的人间了。可是魔,却似乎当真无情无欲,从未有什么风花雪月的故事流传下来。在小灰多年以来的记忆之中,虽然自己明明听过了关于六界许多许多的传说故事,然而对于魔界的故事的印象似乎就只有两类:一类故事是仙界、道界、人界、妖界、鬼界之中哪个生灵执念甚深,因缘际会之下入了魔道,从此再不能返还;还有另一类故事,就是仙界、道界、人界、妖界、鬼界之中的几个甚至是全部一起,又联合起来围攻魔界的消息了。

如此一想,小灰心中只觉得,魔,似乎真是十分寂寞的存在了。

今夜这般朗朗夜色之下,霁月脸上的神情专注、指间的动作轻柔,便让小灰在不知不觉之间卸下了心防,只觉得自己想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不必像是自己自从离开了菊花岛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一般,要么是没有人可以与自己聊一聊、说一说心事,要么就是虽然有人可以一起说说话,却是有许多许多的心声,根本不能吐露。

于是小灰也就当真把自己心中想到的就直接说了出来,轻声问道:“霁月,你们魔界,是不是会很寂寞”

...

最新小说: 从龙女开始修仙 女总裁的绝世兵王 大道破天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契约成婚,总裁宠妻30天言晚 遗珠放飞自我的带娃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慕容复东方晴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列表 我的情敌信息素过敏 我家小师妹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