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人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38章 和厂长们的研讨会(二)

第1738章 和厂长们的研讨会(二)(1 / 1)

杨明志已经明白,他们质疑的根源就是对新枪定性的模棱两可。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世界最初的突击步枪的概念在十九世纪就诞生的。

俄国人在这方面本身就是先驱,和步枪厂厂长同姓氏的另一位费德洛夫,就是这个男人,在沙俄时代末期搞出了俄国自产的第一支自动步枪。

不过在1942年,弗拉基米尔·格里高利耶维奇·费德洛夫已经是一位69岁高龄的老人。他带着苏联政府给予他的荣耀退休,对于自动枪械的生产,他几乎不再过问。

然而他有着一批优秀的学生,在另一个时空,就是他亲自点拨了卡拉什尼科夫,才造出了大名鼎鼎的АК47。

老头子不但健在而且活的非常舒坦,卫国战争中物资紧缺,他因为对国家的突出贡献,每天依然是好吃好喝的供养着。

虽然都是姓费德洛夫,新西伯利亚步枪厂厂长费德洛夫和这位老费德洛夫毫无关系,因为苏联,“费德洛夫”这个姓并不罕见。

步枪厂厂长不是老费德洛夫的亲属,他甚至不了解这个人,也更不了解其人穷尽一生,在退休前期,打开了“俄式突击步枪”大门的门缝。

在场的几位厂长,完全是因为了解的太少,他们都对新枪产生强烈质疑。

这其中最为质疑的,莫过于尼古拉耶夫斯基了。

“我们都曾是军人,我更是光荣的老布尔什维克,我年幼的时候一直作为猎鹿人,当列宁领导人民反对沙皇保证,我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将军同志,您不要看现在的我有些老迈,我的射击技术非常强,年轻时我操持莫辛纳甘,不需要瞄准镜,就能完成过超过八百米的驯鹿猎杀。直到现在,我的视力依旧不错。”

“哦?如此说来您年轻时也是精锐的战士。”

“当然。我能击毙八百米外的鹿,全然是我使用了合适的子弹。假若我的子弹小一些,就不能完成这样的成果。我看到您的图纸,您分明是打算用一种缩短了的子弹。这种子弹注定装药量低,威力也随之削弱了。它飞行一千米,恐怕那个速度,甚至……甚至打不穿树皮。”

“哈!”杨明志一拍大腿,他只觉得这番说辞太荒唐了。“打不穿树皮?不能击穿敌人的钢盔这倒是一定的。所以,这就是您质疑的根源?您在质疑新枪威力不足?”

“不!确切的说是不伦不类。”尼古拉耶夫斯基态度依旧坚决,“我的立场很明确,我们现在使用量最大的普通步枪弹,它没什么改进必要。我国本身就有自动步枪,也在大规模生产冲锋枪。”

接下来,尼古拉耶夫斯基自知自己的言论定会刺激到将军,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依然的说出:“我承认您的研发项目很有趣,但是我觉得,战争时期我国已经没必要突击研发新型枪械。大量的人力资源还是去生产坦克和火炮。例如您,您在火箭炮的领域有着巨大的建树,您应该研发威力更强的火箭炮,而不是把时间用在研发新枪。

您应该知晓现在的时局吧?!大量的报纸都在刊登报道,斯大林格勒的巷战非常胶着,大量士兵第一天踏入战场,第二天就成了尸体。国家需要一些威力巨大的武器短时间扭转战局,难道您不应该深入研发火箭炮?”

今日的会议,基本就是为研讨新枪项目而召开。

突然间尼古拉耶夫斯基居然站出来公然唱反调,丝毫不把战功赫赫的将军放在眼里。就算将军仅仅三十岁出头,活脱脱一个年轻人。可他毕竟是将军,区区一介工厂厂长,怎能如此无礼。

此情此景,其余厂长目瞪口呆,会场一片寂静。

糟糕的话谁愿意听呢?何况还是些唱衰的言论。

杨明志是个听得进去意见的人,他没有马上跳起来反驳,而是陷入冷静的思考中,捉摸着尼古拉耶夫斯基的话。

见得将军保持着安静,为打破尴尬,尼古拉耶夫斯基赶紧补救性发言。

“将军,对不起,我的话是过激了一些。在这里,我想我还需举一个例子。在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底,我收到上级的一份计划书。甚至整个城市的枪械制造厂都收到类似的计划书。

上级给予工厂的1941年生产计划,主要的人力物力用于生产半自动步枪。进入春季后,大部分设备已经就位,大规模生产正式开始。

战争爆发的非常突然,随着战争全面爆发,我们又收到了新的命令。原本的生产任务全部取消,我的工厂被要求生产冲锋枪。费德洛夫的工厂负责生产老式的栓动步枪。

您认为,上级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安排?明明半自动步枪能基于士兵更强的火力,明明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什么生产任务突然停滞了。”

“是什么?”

“是成本!”尼古拉耶夫斯基强调说,“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如何管理一个工厂,或许这就像是指挥作战?我听命于上级的安排,工厂生产什么由上级顶多。现在,以我个人的想法去理解上级的态度,所以生产一支半自动步枪的时间,足够生产两到三支栓动步枪。新组建的军队数以百万计,他们需要能快速量产的武器以武装军队。

上级是一定不想冒险的,最基本的轻武器就是栓动步枪和冲锋枪,我们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充分的生产经验!”

听了这么多,杨明志深深的点点头:“说来说去,您只是想表明三件事。第一,兵工厂不该冒险生产新枪,一切生产必须稳妥。第二,现在的枪械生产,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达到了最佳状态,不宜再突然改变。第三,您对我的新枪,有着强烈的性能质疑。是这样吗?”

“对……基本就是这样。”

杨明志再度点点头,他已经准备见招拆招。

“尼古拉耶夫斯基同志,平心而论,您有两项质疑,我觉得的是非常合情理。联盟的物资供应非常紧张,我们作为生产方,的确没有多少资源用于挥霍。甚至利用有限的资源,我们依旧有理由进一步简化生产,甚至是保证枪械质量与性能的同时,使得成本和所用工时降到最低。您觉得是这个道理吗?”

将军是这般和善的态度,他并没有不悦,尼古拉耶夫斯基真是长出一口气:“是的!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半自动步枪就是因为结构复杂,所消耗工时太多,才被紧急暂停生产。如果……”

“不会的!我的新枪,绝不是消耗工时的怪物。”杨明志的回答斩钉截铁,甚至吓到了身边安静坐着的妻子。

此刻的杨桃真是心情郁闷,一群满脸胡子的男人们坐在一起,对着武器生产的专业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她想离开,可是丈夫不让。全然是丈夫的一道命令,自己不得不留在这里。幸亏,这些男人很识趣的没有抽烟。

杨明志狠狠敲了一下桌子,又自信的昂起胸膛。里固施科夫看着这样的将军,将军能如此态度坚定,很显然,他的计划绝对行得通。

“我已经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所以你们应该再自信看一下图纸,尤其是附属的工艺卡片,你们应该会发现,严格按照工艺走,一个零件的生产真的不需太多时间。好吧,这件事先放在一边。我们应该讨论一下最关键的问题!它的性能究竟如何。”

对于二战时期的各国军械,大家都是在成本、生产时间、装备量、性能之间做着基于本国国情的最佳规划。

就当前的世界,仅有美国一家,依靠庞大的生产力,不但可以完成数量碾压,单个装备往往不但性能优越,科技性还极强。

德国的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独树一帜,只是他们的战时国策出现重大偏差。都1942年了,德国还是没有进行战时体制,一个个兵工厂还是按部就班的拿着国防部的订单生产,到了下班的时间,工人们纷纷回家喝法国香槟了。

就是因为尚未进入战时体制,精益求精的德国工人们,以非常严谨的姿态,严谨的希望自己的产品尽善尽美。

所以德国的坦克,驾驶员是坐在柔软的软皮垫上。

尤其是小胡子中意的波舍尔博士推出的“斐迪南自走炮”,它存在本身简直就是一众高科技的集合体。尤其是电传动系统,虽然该系统早在一战就使用在圣沙蒙坦克上,波舍尔依旧使用构造复杂的电传动,先不论该系统基于“斐迪南”多少优势,一辆车生产下来,仅成本价就是巨大的。

小胡子偏偏就是波舍尔博士的粉丝,本就越来越遭到的帝国财政,不得不再斥巨资订购一堆据说威力无穷实则在战场上被证明废物点心的“斐迪南”。当然,它废物点心的本质是在整整一年后体现,1942年九月,它才刚刚开始投产。

就像德国的许多新式装备,小胡子愈发的希望高科技的武器能够赋予德国军队更强的战斗力,来弥补他们在长达一千公里战线上的相对兵力不足的窘境。

但苏军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迫切要求。

苏联当然也非常重视新锐兵器的研发,可苏联人有一个识时务的领袖斯大林,几次重大失败后,斯大林于国于民,决定不再“微操”。不过现阶段的苏联新锐兵器,大部分还是基于对现有兵器的改进。例如战斗力要非得更快,坦克要更结实云云。

杨明志,他算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外。

斯大林本人当然非常重视杨明志的新发明,就像小胡子很中意波舍尔博士那般。

和波舍尔博士那种有些浪漫情怀的工程师不一样,杨明志的想法一贯非常务实,其研发更是急迫。

然而不懂得他的心路历程者,是否会对他的“务实”,认为是一种“冒险”呢?

现在,杨明志觉得自己有理由凭借一张嘴,尽可能的说服尼古拉耶夫斯基。

“亲爱的同志,缩短了子弹,装药量降低,也意味着弹头变小,它的威力也自然小了。和普通的全威力步枪弹,它的射程必然会降低的。指望我所谓的中间威力弹能够击毙一千米外的敌人,是不是要求太极端了。

退一步说,步枪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求所有步枪都能够击中一千米外的目标?难道要求所有的战士必须是狙击手?所有的步枪也都是狙击枪级别的精度?这怎么可能!

一万支莫辛纳甘中,有十几把具备狙击级别的高精度就很不错!

再说,现代战争,士兵隔着一千米距离互相射击是常见的?不!我在白俄罗斯打了一年多的仗,指挥部队打赢许多次战争,部队累计击毙了超过三万名敌人。其中又有多少是死于步枪远距离射击的?大部分是各类火炮甚至火箭炮,轰得只有残破的尸体。

所以,以我的长期战场经验。往往是在四百米距离内枪战猛烈爆发。”

通过将军的一番有价值的言论,还有关于武器生产方面,他居然随口说出几个专业术语,现在的尼古拉耶夫斯基一脸认真模样,乐意听从比自己小二十年的年轻的将军说教。

话说将军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定论:枪战往往在四百米距离内发生。

以前根本没有人对此作出统计,他觉得,将军就是靠货真价实的军功,从一介士兵突然爬升到中将军衔。这个将军不是那种被火箭提拔的庸才,就算《真理报》的文章常有夸大其词之言论,将军的战地经验丰富理应是真实的。

姑且,就听信他的定论,处于尊敬而不断然否定。

杨明志继续道:“一个最普通的战士,他的视力非常正常。那么他瞄准射击时,敌人站在四百米外,敌人就只有比蚂蚁大点。距离一千米,恐怕不借助瞄准镜,只有天生的罹患远视眼疾患的战士,才能有幸完成射杀。再说了,士兵射击的时候,手臂甚至手指稍稍晃动就打不中。何况在炮火不停的战场,指望年轻的战士不关心周遭的恐怖前景,无视阵亡战友的尸体,和伤员血肉模糊中的哀嚎,能安下心来稳定射击,也非常不现实。

所以,我可以断言,一般步枪作战就是在四百米距离内,我们射击枪械就应该有着强烈针对性。

换言之,我们难道要求冲锋枪去打击一千米外的目标?冲锋枪在巷战时是很好的武器,甚至突破敌人战壕时能快速清扫残敌。我们从不要求它能有多大威力,只要能射杀一百米距离内的敌人就好了。

和冲锋枪一样,我所射击的新枪本身就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它就是针对四百米内的射击作战。我们不必担心四百米外的敌人,超过这个距离,就用迫击炮、野战炮轰炸,就用水冷马克沁倾泻重头机枪弹,或是要求队里的狙击手精确射击。

嗯,关于射击作战问题,我这里正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

贝茜卡,你站起来吧……”

最新小说: 谋定三国 朕不想当皇帝了主攻忠犬受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 许你一世深情 岳麓书院浪漫史 重生乌克兰1990崛起 萧煜 猎宋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林神医林阳与苏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