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乐天】
化乐天,梵文Nirmāarati,译音尼摩罗。欲界六欲天之第五层天,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日一夜。其天众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儿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间十二岁儿童。《仁王经》上曰:‘化乐天。’‘若菩萨住十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俱舍论》十一曰:‘乐变化天。’《智度论》九曰:‘化自乐天。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
【夜摩天】
夜摩天,梵文Suyāma,又作炎摩天、焰摩天等,意为善时分、善时、妙善。佛教宇宙观用语,是欲界六欲天中之第三层天。
在佛教诸天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处于最下层,虽然它们也是“天”,但它们的处所并未脱离须弥山,因此被称为“地居天”。
而夜摩天已处于距须弥山八万由旬的空中,因此自夜摩天以上之诸天被称为“空居天”。夜摩天居于“空居天”的最初层。相传夜摩天界光明照耀,生于此天界之天人,身体轻盈洁净,相亲相爱,享受种种欢乐。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梵名Paranirmitavaavartin,佛教欲界六天中最高一层天,又称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居于此天的众生,不用自己乐具变现,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
此天为欲界之主与**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佛教中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腰,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此二天均未离开大地,因此称地居天。夜摩天以上诸天,居忉利以上的空间,因此称为空居天。据《翻译名义集》卷二称,所谓天,清净光洁,最胜最尊,所以称为天。众生因修上品十善,所以离开五道,投生于天趣。其中若是未修禅定,不能离于地者,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四天,因禅定力故,不依于地,居于空中。但因其定力未到,即未能入根本禅定,所以还未能脱离欲界。即如端坐摄身,调和气息,泯然澄静,身如云影,虚豁清净,而犹见有身心之相,便名为欲界定,是为欲界诸天所修之定。如能修根本禅,离欲界之粗散,便生于**。